做好高标准、高质量的基地
7、中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副院长俞其坤:
任何事物的发展壮大都是不断完善的过程,茶产业也是这样。为保证贵州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加大品牌建设的基础上,对标准和质量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抓好标准和质量问题,做好高标准、高质量的基地、工厂、市场和质量监管体系建设,才能保证茶叶质量安全,给茶产业搭建一个坚实开阔的发展平台。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并稳定茶叶质量,才有可能打造知名品牌;只有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才能提高茶叶的国际竞争力;只有提高了茶叶的国际竞争力、整合了茶叶品牌优势,才能使茶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贵州茶是绿色王国的珍品
8、贵州茶叶科学研究所所长罗显扬:
罗显扬分析了近年连续获31块金奖的湄潭翠芽与西湖龙井的渊源关系,论述了贵州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兼具的最佳茶叶生态环境,造就了茶叶富含内含物及香高味醇耐泡的典型高山茶品质风格,贵州茶是绿色王国的珍品。
茶叶机械化发展应尽早抓起
9、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工程部专家权启爱研究员:
权启爱从有利于贵州省茶叶机械化与清洁化生产发展的愿望出发,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他说,茶叶机械化、清洁化生产的形势紧迫而严峻。2008年贵州省的茶园面积为162.4万亩,采摘面积86.9万亩,分别比2007年增加54.7万亩和11.9万亩,仍在高速扩展。以上数字表明,贵州有近50%的茶园尚未投产,三、两年内将开采,加工压力将一年年加大。若按3000亩茶园需建一家大型初、精制茶叶加工厂、1000~2000亩需建一家中型初、精制茶叶加工厂、500亩需建一家小型茶叶加工厂估算,不包括已开采的茶园,仅是近两年将投产的茶园,需新建茶厂和加工生产线,也是极为可观的。在需建的茶厂中,若大型厂负担20%面积茶园、中型厂负担30%面积茶园、小型厂负担50%面积茶园,预计三、两年内全省约需新建大型厂近50座、中型厂150座、小型厂800座,面临挑战的严峻程度可想而知,有关领导和业务部门应提上议事日程,尽早抓起。(贵州日报报业集团“茶博会”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