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补贴应更有利于粮食生产者
发布时间 2009-08-17 浏览 23361 次
品品质、产量和农业科技贡献率,提升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农民在接受政府统一采购的生产资料的同时,接受技术服务的主动性也会明显增强。另外,优良的生产资料本身就是新技术的结晶。补农资,就是推广良种良法;补农资的方式,就是调动粮农积极性和推广新技术的最佳结合点。

  有利于减少假冒伪劣农资,维护农资市场的正常秩序,减少坑农害农事件发生。补钱给农民,农民是主体,对农资生产经营单位没有约束力,相当多数农民对农资的鉴别力还不高。一些农资生产经营商借机扰乱市场秩序,混水摸鱼,巧取豪夺国家给农民的实惠。粮补由现金改为实物后,所采用的农资(种子、化肥、农药)经过政府采购、企业招标、部门监督等环节,全过程都处在阳光下操作,农资进货渠道正规,品质有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规范农资生产经营市场,防止坑农害农事件发生。

  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品种优化布局。国家种粮补贴改为实物后,地方政府可根据本地土壤、气候特性,因地制宜选择所种植作物和相关优良品种,推广“一乡一品”、“一村一品”模式,发展粮食生产和农业生产,实现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和产品优质化,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和区域布局。

  有利于国家合理确定补贴标准。每亩究竟补多少,依据什么补贴,现行的办法随意性太大。而一旦改为实物的形式免费配给种子、农药、肥料等几种主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与采购价格的差距即要补贴的部分,国家将其补给生资生产厂家即可,容易掌握。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网站统计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