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茶树行间深耕 茶园行间深耕要因地因园制宜。对于幼龄茶园,种植前已全面深耕的茶园,可不必再年年深耕,种植前只进行局部深耕的,必须及早在行间未行深耕的地方深耕、深度不得少于50厘米,宽度以不伤根为限。深耕必须强调深施有机肥。对于成龄采摘茶园,茶根已密布行间,不宜年年深耕,一般以浅耕为主,秋冬可结合深施有机肥,在行间适当耕种。对于要进行台刈改造的衰老茶园,或年年有“挖伏山”习惯的旧式茶园,可以结合树冠改造,除霉草,施基肥等进行“伏耕”、“秋耕”或“冬耕”。在深耕时,丛间、行间要深,约25-30厘米,丛下和根颈处要浅,为10-15厘米,对于密植速成茶园,一般不宜深耕。
3)茶园浅耕 茶园浅耕的主要目的是疏松表土,破除表层板结,改善土壤与大气的气体交换能力,同时,也起到清除杂草的作用。因此,浅耕要劲,不宜过深,一般10-15厘米即可。浅耕要结合清根和培土,夏秋浅耕要把根颈部的桔枝烂叶清出放在行间,以便腐解,秋冬浅耕时要将根部用肥土壅培,以防冻害。一般每茶季结束后,结合追肥都要进行浅耕,保证茶园表土疏松,又无杂草。
4)免耕 茶园免耕,作为茶园土壤耕作管理方法之一,是茶叶生产向集约化方向发展的结果。但是,所谓免耕,并不等于不耕作,而是指具有一定条件的茶园要可以实行少耕,或减耕,免去一些不以必要的,而实际上徒劳无功的耕作,以提高茶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果。当然,可以实免耕的茶园,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在种茶前土壤必须进行高质量的全面深耕,施用足够的有机肥,以保证土体有良好的构型。第二,茶树生长好,蓬面覆盖度大,行间郁闭,杂草无生长条件,恶性杂草少。第三,每年有足够的有机肥料铺在行间,提高了土壤有机层厚度,使表层疏松、绵软,富有弹性,对每次采茶的镇压有较强的抗性。第四,为了减轻采摘对土壤的镇压,要有实行机采和机、手采相结合的可能。此外,免耕也不是绝对不耕,要根据土壤和茶树生长及产量的实际情况,结合周期性的修剪、台刈改造等,进行周密期性的深耕。总之,茶园免耕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才能有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