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300高龄古茶花生命垂
下一主题:绿茶品质常见的缺陷及
控制病虫害 一是选用抗性较强的茶树品种。二是加强植物检疫。如云南流行的茶苗根结线虫病,福建的咖啡小爪螨,湘南、赣南、粤北大量发生的茶角胸叶甲,这些病虫可随插穗和种苗传播,在调运茶苗时要加强这类病虫的检疫。三是采取生物、农业、物理和适当的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措施。对于茶园中某些目标明显或群聚性强的害虫,如蓑蛾、卷叶蛾、茶毛虫卵块和低龄幼虫等可用人工摘除的方法直接消灭。对小绿叶蝉可通过分批多次采摘减轻危害,同时可喷施100倍变形杆菌液控制虫口密度。茶园有许多种蜘蛛是叶蝉类害虫的天敌,保护好蜘蛛可以有效地控制叶蝉危害。对茶毛虫等害虫,喷施BT乳剂或特异的病毒制剂防治,也有较好的效果。四是适当选用植物源和矿物源药剂。如石硫合剂对蚧、螨、粉虱及一些叶部病害有很好的效果,植物源农药鱼藤酮、苦参碱等也有一定的杀虫作用。五是化学防治应遵循低毒、低污染、低残留的原则,在施药前应加强测报,根据害虫、天敌发生情况及时防治。要尽量使茶园中有益昆虫草蛉、步行虫、隐翅虫、蜘蛛、捕食螨、寄生蜂等少受伤害。
4、防除杂草。幼龄茶园合理间种绿肥,可以控制杂草生长。覆盖度在80%以上的成龄茶园,光照减弱,杂草危害程度大为减弱,可实行覆盖免耕。总之,采用及时割除梯壁杂草,施用腐熟堆肥、厩肥,间作绿肥,铺草覆盖,及时耕锄除草等一系列措施,都有很好的清除杂草的作用。
5、种植防护林。茶园周围种植防护林带,除了防御自然灾害外,还可以增加茶园生态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营造茶园小气候,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改善茶园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