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葉採摘
最佳時間在日出後半小時後,避免鮮葉水分含量過高,不利萎凋與殺青。早上十至十二點左右會完成採摘、萎凋、殺青與揉捻,而後進行日曬乾燥至下午四點左右結束,依曬茶量與氣候而定。若於中午過後採摘,殺青、揉捻後如果來不及乾燥,少數民族通常以_`乾方式乾燥;此時若乾燥不完全,發酵度偏高,會直接影響茶質。採摘季節則有旱季、雨季之分,旱季春茶在二月底至五月中,大約分三採;谷花茶則在九月底至十一月底之間,大約分二採,五月底至九月底為雨季茶。各時節所採摘茶菁,在外觀與茶質有經驗者稍能辨識。
萎凋
主要將鮮葉水分含量減低,降低殺青溫度,亦可柔軟葉質。在旱季自然陰乾萎凋,有些則以輕微日曬萎凋,在雨季則以熱風萎凋。
殺青
普洱茶殺青主要方式為鍋炒或滾筒式殺青,其溫度應該在攝氏180度以下,全程6分鐘左右,溫度與時間都需依實際投茶量、茶菁嫩度、水分含量等等因素做調整。完成後,正常茶菁葉色由鮮綠轉為深綠或墨綠。殺青完後,仍是將茶葉攤涼,準備進行揉捻。綠茶殺青目的在於停止發酵,而普洱茶則只需使發酵減緩速度。
揉捻
傳統製茶以手工進行揉茶,且依茶菁粗細,分粗揉與復揉二次,尤其針對梗枝部分特別著重二次復揉。現代製茶則多以機械式盤式揉茶機處理,而後再人力進行部份加工或挑揀。
解塊
盤式揉茶機通常會造成茶菁結塊,以現在製程會以解塊機進行解塊。傳統手工揉茶則直接在揉茶時,順手進行茶菁分離。
毛茶乾燥(曬青毛茶)
揉捻解塊完後,茶菁直接均攤在竹席或水泥曬場,以日曬乾燥,曬乾過程翻拌2~3次,太陽日曬加上地面熱幅射,一般不會超過攝氏40度。如果乾燥不完全,將會使茶菁過度發酵,甚至可能發霉現象。乾燥完全的青毛茶,色墨綠或深綠,葉身較薄者為略帶黃綠色。此即俗稱「曬青毛茶」。
毛茶分級
將曬青毛茶依芽毫多寡、心葉比例,或以單葉大小篩分等級。一般野生茶以人工方式挑選,台地茶(茶園茶)則多以篩分機處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