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的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 2009-11-24 浏览 26041 次
p>  (二)培育树冠

  建瓯等地茶农根据水仙品种分枝能力较弱的特点,采取定剪结合打顶方法,以促进分枝和增加芽头密度,即运用三次定剪、多次打顶、五年开采的措施培育树冠。具体做法是,在定植后一年的春前定剪第一刀,以后每年剪一次,连续三次定剪,每次定剪的离地高度分别为20~25、35~40、50~60cm。在定剪后新梢生长过程中,适当打顶采摘,以促进分枝,有效培养骨干枝的粗度、树冠高幅度和增加芽头的密度,定植后第五年正式开采。正式开采后的水仙茶树每年或隔年轻修剪一次,其作用是继续刺激萌芽,保持稳产和控制高度。多年采摘后的水仙,发芽力衰退,结节枝丛生时就需要深剪;当深剪无效时就需要树冠更新,闽北水仙的稳产年限一般可达10~15年,在高肥条件下有长达20年之久的。

  (三)耕作与施肥

  闽北水仙园地管理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传统的耕作制度?穴轮作、间作、秋挖?雪和客土法。此外,较为重视有机肥和磷钾肥的施用。

  1轮作和间作

  长期以来,闽北茶区多采用茶与杉、竹、榛等进行轮作,造成不是毁林种茶就是毁茶还林,经济年限短。近年来,建瓯、浦城等地以茶与太伯梨、合欢、杨梅、温州蜜柑等间作,茶山道路两旁则种上棕榈、柏、泡桐等行道树。调查认为,这种茶林配合的间作对固土护坡,改善茶区生态环境,加速绿化,实现茶叶生产园林化和现代化是有积极意义的,值得在其他茶区应用推广。

  2耕作和施肥

  闽北水仙定植时一般表土回沟,无基肥。开采前不施肥,要到开采达一定树龄后才开始施肥,一年一次化肥,几年一次有机肥,每年一次秋挖,三年一次“客土”。

  化肥施用时期为秋冬或春季前,年施纯氮10~15kg/亩、纯磷12~15kg/亩。如小桥霞抱黄栋窝水仙茶园1967年定植,1978年开始施肥,年施硫酸铵或碳酸铵50kg/亩,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100kg/亩,有机肥的种类有饼肥、土杂肥、鸭毛废渣等。有机肥效果甚好,如石砘西焙丰产片年施鸭毛废渣350kg/亩,崇安茶场水仙丰产片多年以来坚持年施150kg/亩菜饼,这些茶园都取得了高产优质的显著效果。

  客土的传统习惯起源于武夷山,而今流传整个闽北茶区,已被公认是乌龙茶区的耕作施肥方面的宝贵经验。客土能加厚土壤耕作层,提高肥力,为茶树提供多种矿物营养元素。闽北茶区群众认为茶园可以不施肥,但不能不客土,因为客土对茶树所起的作用是施肥所不能代替的。崇安茶场的丰产片每年秋冬季结合秋挖以红、黄壤心土作为客土,每丛茶树培客土100kg,每亩客土35~40t。

  三、武夷肉桂的栽培技术

  (一)种植特点

  根据武夷山茶农经验,认为单株种植不易成活,多数都采用单行双株种植,移栽前先开深60cm、宽60cm的定植沟,然后施下牛粪、茶籽饼做基肥。由于肉桂分枝能力强,特别是在肥培管理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分枝能力尤强,因此适当放宽行株距,有利于培育较为宽阔的高产树冠。据调查结果表明,行株距以150cm×50cm的种植方式较适宜,十年生茶树树高平均达1?郾45m,树幅平均达1?郾85m,根系分布深广,亩产达250kg以上。

  (二)培育树冠

  根据肉桂直立性和分枝能力强的特点,幼龄茶树采用三次定剪,配合多次打顶采摘的措施来培育树冠。具体做法是:春季定植后,第二年春茶前定剪第一刀,高度为离地面25cm,剪去主枝,保留侧枝;第二次定剪在第三年,在原剪口上提高25cm;第四年进行第三次定剪,再提高15cm,用篱剪将冠面剪平。从第二次定剪后,依新梢生长的情况,可适当打顶采摘,以促进分枝,有效培养骨干枝粗度。投采后每年或隔年进行一次轻修剪,经多年采摘和多次轻剪的肉桂,如果发芽力衰退,结节枝丛生时,则需采取一次深剪,以恢复树势。

  (三)耕作与施肥

  肉桂茶园管理方面的主要特点是采取传统的武夷耕作法,即秋挖和客土法。据调查,武夷耕作法早已流传于整个闽北茶区,目前仍在沿用。

  1肉桂茶园每年中耕除草仅进行一次,少有两次,一般都在早春前进行。深耕包括“挖山”和“平山”两个阶段,一般于每年秋初挖山,深挖30~40cm,除在茶行间正常深耕外,还将茶树根旁及间隙中的土翻到茶行间,有的甚至以锄击打茶树根,使附着的土脱落后挖出。把根旁土翻至行间呈畦状,茶树根际则成畦沟状。挖松的土壤暴露较多,受日晒雨淋,加速风化。经数月于秋末冬初再平山,用客土将畦沟填平。

  2肉桂茶园的培肥原则是“以山养山”,不施化肥,仅结合平山增加较肥沃新土作为肥料,俗称填山或客土。这些新土取自岩缝地表之枯枝落叶和肥土。填山的目的,一方面起覆盖和加深土层作用,另一方面作为补充土壤养分之用。填山的数量依土源的远近和劳力情况而定,肉桂茶树每丛多者填50~100kg,每隔三年填土一次,据武夷山茶农说,填土一次可保持三年肥力。近年来部分茶园使用茶籽饼混合草木灰和客土,于平山时施放,效果显著。

  肉桂茶园这种培肥方法,对其保持茶叶特殊的“岩韵”风格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花工太多,大面积茶园不宜采用,实际肥效也不比其他肥料高。近几年来,崇安茶场为了提高单产,进行了施化肥试验,虽然产量有所提高,但对成茶香气有不良影响,后又采用茶籽饼肥与草木灰配合施用,也可与桐子饼各半单独施用,效果较好。此外,肉桂茶园与其他乌龙茶区的茶园一样,一般不采用根外追肥,因为根外追肥后,新梢持嫩性强,不易老化,节间长,制茶时做青困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