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关系与利益的诱惑
由于量少,长期以来金骏眉的价格居高不下,为其蒙上了神秘的外衣。在金骏眉市场一片大好的同时,也遭遇了“山寨版”的尴尬局面。受利润的驱使,金骏眉的茶青原料从桐木扩大到武夷山本地和闽北各县市,产品质量有高有低,外观形态五花八门。因此,出现了冒名顶替的“金骏眉”,让消费者“雾里看花”,无所适从。
茶人沈先生认为,金骏眉的出现是制茶工艺的一种创新,除了口感方面的原因,其供不应求的现状也是导致其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但是,大量的仿制,容易使市场走向非理性。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整个红茶市场的崛起,各地的红茶都开始水涨船高。宁德的坦洋工夫的顶级品种金闽红推向市场,白琳工夫、政和工夫也纷纷开始出现高端茶。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金骏眉的消费日趋理性,金骏眉逐渐成为武夷山桐木关内顶级红茶的代表。业内人士认为,在这双重因素的影响下,曾在金骏眉堆里滥竽充数的“山寨版”开始无所遁形,逐渐以低价脱离出来,这是金骏眉市场理性回归的表现。
需理性消费正确认识
一位在武夷山从事茶叶制作及研究的茶人吴先生表示:“如今,真正产自武夷山桐木关的金骏眉,产量有限,价格并不低。今年,其实际成本已超过2000元,预计明年将超过3000元。”因此,他认为5000元以下,很难买到真正的金骏眉。
那么,金骏眉该如何辨别?被誉为金骏眉创始人之一的梁骏德师傅介绍,真正的金骏眉,芽头比较瘦小,外形并非纯金黄色,而是金、黄、黑相间,开汤后,叶底为古铜色,出汤后,叶底还是单芽,且不带叶子。从汤色来看,汤色金黄,清澈明亮,水质柔和,带蜜香。
界定标准有望明年出台
虽然金骏眉的消费日趋理性,但是,缺乏界定标准却成为规范金骏眉市场的一大难题。如何保证其过万的身价?据了解,对于金骏眉,国家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关标准。而在记者走访过程中发现,一些茶商也在传言着要抢注“金骏眉”作为商标。
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会长刘国英表示,由于缺乏界定标准,因此非武夷山桐木生产的所谓“金骏眉”还不能被称为假冒伪劣商品。目前,武夷山方面已开始针对金骏眉制定标准,预计明年推出。据他透露,该标准将重点对金骏眉的产地进行界定,一旦这一标准建立起来,非武夷山桐木生产的金骏眉就可被视为假冒伪劣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