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掌握适当的用药浓度和次数。有些茶农盲目加大用药浓度和次数,过高的用花浓度和用药频率带来极其不良的后果,既增大了茶园投入,又杀伤了天敌。适宜的用药浓度应是使用最低的有效浓度;适宜的用药次数应是最少有效次数,对于茶园采摘轮次计,要求每轮茶最多只能用药一次。
4、正确认识防治效果。用药的目的是控制病虫的进一步为害,减少经济损失,而不是全面的消灭它。要想消灭一个生物种是不可能的,合理使用农药就是要达到病虫防治效果,又不致污染环境,破坏天敌栖身的环境条件,同时对人、畜、作物安全,保护天敌,才是理想的防治效果。
二、茶园农残的控制措施。
1、强化农业防治。茶园施肥有机肥、农家肥为主,氮、磷、钾合理搭配,追肥以复合肥为主,控制尿素施用量,推广生物有机肥。茶园要及时中耕锄草,结合修剪,全面清除茶园内的枯枝残叶,放至行间深埋,秋季进行茶园深耕,破坏害虫栖息和产卵场所,病少病虫源,分批、多次采摘茶叶,适时修剪,剪去枯弱枝、病虫枝和徒长枝,冬季用石硫合剂封园,减少越冬虫口基数,减轻来年危害。
2、加强生态茶园建设,促进生态平衡。茶园是茶树有害生物和有益生物种群的栖身场所,在长期的共生中处于生态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根据各地茶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茶园上风口、周围、道路等茶园空旷地种植林木、果树,达到茶–林–草生态平衡,茶园合理绿化,物种多样,水土保护良好,达到生态平衡,形成生态茶园。
3、推广生物防治,保护天敌。利用有益生物进行生物防治是茶园害虫生态调控的有力手段。有益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黑刺粉虱真菌制剂,植物制剂如苦参素、印楝素等防治丽纹象甲、小绿叶蝉、蚜虫、黑刺粉虱等;利用寄生性昆虫如赤眼蜂、小蜂类寄生蝇和捕食性天敌瓢虫、蜘蛛、蜻蜓、步行虫和鸟类。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避免使用杀伤性大的农药,在天敌高峰期避免施药,为天敌生存创造良好的环境,保护天敌。(英德市茶叶发展推广中心于2007年9月7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