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茶业:引入“可追溯”管理 推广合作社模式
发布时间 2010-02-11 浏览 24767 次
注意的是,在泉州茶业中,茶叶专业合作社这种业态,不但出现在铁观音领域,也萌芽于佛手茶领域里。2009年5月,永春佛手借鉴铁观音发展成功模式,新成立了一家茶叶专业合作社,也开始走上专业合作的致富之路。该合作社以企业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以社员为依托,实行资金运作靠企业、产品营销靠市场、货源组织靠社员的运作机制,有效整合2万亩生态茶叶基地、800多户茶叶加工户和近300个茶叶销售网点等资源,走抱团发展、品牌带动的发展新路子,对永春佛手的发展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带动茶农致富。

  业内人士表示,茶叶专业合作社对泉州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凡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茶叶生产的水平。茶叶专业合作社多数实行5个“统一”——统一购买农资,统一使用农资,统一组织培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这样就让规模效应显现,对茶叶的生产、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已经有力地带动其所在行政村、乡镇茶叶经济的发展,促进当地规模茶业经济的形成,促进茶农增收,也促进泉州茶产业从以前的千家万户分散经营,逐步发展到适度规模经营、集约经营。

  传统浓香口味回归

  2009年,浓香型铁观音兴盛起来,传统口味铁观音重新获得茶客们的喜爱,业内人士将其原因归结为“铁观音的‘复古’”。

  回顾铁观音及台湾乌龙茶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从传统到改良,继而由改良回归传统,这样的发展脉络贯穿其中。今年,茶友聚在一起,品茗的茶浓香型的渐渐多了起来。茶叶店的服务人员也纷纷感叹,消费者的口味越来越重了,泡出来的茶汤色正悄然发生变化,从浅转深,从淡转浓,口感越来越醇厚,传统口味受到热捧。为此,一些茶企也开始调整产品结构,纷纷推出浓香型产品,吸引了不少茶客。2000年以来,在轻发酵的改良热潮中,市场上盛极一时的“青酸”茶已经渐渐淡出茶市,曾经一度出现的以“酸”为尺度衡量是否高档茶的现象已不复存在。

  对于安溪铁观音回归传统的现象,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

  茶界泰斗张天福表示,浓香型铁观音承继了安溪传统制茶工艺的精髓,喝懂了浓香型铁观音,才能算是真正领略了铁观音的神韵。他认为,浓香型铁观音崛起之势将不可避免。

  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名优茶专家评审会委员沈添土表示,从多年的发展历程上来看,轻发酵会制约铁观音的发展,它只是企业开拓绿茶花茶风行的市场需要。通过轻发酵茶的清淡口感来吸引这些喝惯绿茶花茶的群体,进而加速铁观音在全国的发展进程。而铁观音的精髓———兰花香、观音韵,要靠传统工艺才能得以传承。

  福建省首席高级技师、国家高级评茶师黄永红认为,传统铁观音具有香气持久、回甘好、耐冲泡等特点,半发酵是安溪铁观音的魅力所在,其花香是六大茶类中最具优势的,因此,回归传统也是顺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结果。

  有机茶示范基地开工

  如果说,浓香型铁观音的复兴,是适应了茶客在口味上回归传统的需求。那么,有机茶的兴起,则可谓是迎合了茶客绿色消费意识的觉醒。

  通常来说,有机茶是指在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生产出鲜叶原料,在加工、包装、贮运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物品污染,并经有机茶认证机构审查颁证的茶叶。近年来,世界农业市场的绿色消费意识日益增长,人们对于食品健康安全的呼吁与日俱增。目前,在欧盟地区和一些发达国家,人们更看重有机茶,而忽视名优品牌。茶以其健康、养生及药用价值得到了世界性的认可,而有机茶则以纯天然、无污染的茶的优点赢得了前沿消费群体的宠爱。

  为了寻求茶叶的新出路,国际上兴起了茶叶的“绿色革命”,因此,有机茶应运而生。因为它是一种种植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产调节剂的茶叶,有机茶既可以保证农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又可以提高人们的健康饮茶水平。

  据茶叶专家介绍,有机茶园是纯有机肥料和农家肥栽培的茶园,被称为世上最健康、最生态的茶园。有机茶的栽培难度很大:茶园要求为原始林地,没有开垦史,方圆两公里内不能出现农田,肥料只能选择有机肥以及羊粪等农家肥。特别是茶园开发、茶树栽培等过程,均须完全采取人工操作,排除机械化,因为机械车辆排放的尾气会污染茶园大环境,影响有机茶叶品质。另外,茶园垦殖深度必须达到50cm,以彻底清除多年生的杂草宿根和藤类根系,保证茶树根向下生长的扩张空间。同时,茶园里要设有排水沟,旱时蓄水,涝时排水。

  近年来,铁观音茶企同样在持续探讨种植、生产有机茶的可能性与建设方法。2009年9月,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开工仪式在安溪龙涓举行。业内人士表示,此举意味着福建茶业界对有机茶的探索,已经从可行性论证迈向实体性标准化建设的崭新发展阶段。

  张天福是我国著名的茶学家、制茶与审评专家,对福建省茶产业的恢复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晚年张天福致力于审评技术的传授和茶文化的倡导,特别是对有机茶园的建设探索,倾注了他毕生的心血。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根据张天福提出的有机茶园建设理念建设,强调茶园种植的科学栽培方式,充分利用表土养分,在茶园里建设竹节沟,防止梯层的水土流失。张天福表示,今后将利用基地的开发建设,组织并指导茶农进行科学种植、规范生产,确保茶叶从种植到生产全过程的可控性及可追溯性,为茶农提升茶叶品质、增产增收起到示范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