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茶的乐趣
发布时间 2010-02-13 浏览 23303 次
煎水就显得尤为重要。煎水前首先要择水,或山泉,或井水,或纯净水,或自来水,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煎茶法的要求认真选择,不可草率从事。要准备专用水罐,里面铺以细沙(洁净的河沙),如果能放入几枚来自山涧的卵石,则效果更好。

煎水的关键是“候汤”。水有一沸、二沸、三沸的说法,一沸水嫩,三沸水老,只有二三沸之间的水恰到好处,古人称为“中汤”。煎水时有“鱼目”、“蟹眼”、“松风”、“桧雨”等讲究,古人的记述很多,可以参看。古人“候汤”又分为气辨、形辨、捷辨(见张源《茶录》),其中关键在于心领神会,我将之称作“神辨”,如能达到“神辨”的程度,方称“煎水”。

至于煎茶的过程就比较简单了,将末茶投入茶釜,适当煎煮就可以了。投茶量和通常绿茶(散茶)的冲泡法大致相同。如果用乌龙茶进行煎茶,投茶量则要根据茶叶发酵程度决定,发酵程度较轻的,如铁观音,和绿茶末投茶量相当,否则,酌情增减。

煎茶后的茶汤需要过滤后方能饮用,茶汤色泽以淡绿清亮为上。

煎茶过程要求气定神闲,若闲庭信步、优游林泉,不可草率、不可敷衍,特别是碾茶时,动作一定要舒缓、轻巧,扫茶末、入茶末时,更不可毛手毛脚,否则茶末四处散落,景象会很狼狈。

使用煎茶法滤出的茶汤和冲瀹法滤出的茶汤差别很大,色泽会重一些、浊一些(古人做饼茶时“去膏务尽”,就是此意),但滋味会醇厚一些,最妙的是饮后有“金石感”,其间况味,难以言传。宋代词人黄庭坚有一首《品令茶词》,描写最妙:“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另。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两分病酒。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其中“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两句,写尽了饮茶时那种难以言传的愉悦和情况,读后颊齿生香,回味无穷。

最后,我想说明的是,煎茶法对于茶叶的选择是比较宽松的,饼茶、散茶、末茶等均可采用,没有过多限制。如今大家经常饮用的都是散茶,如果要用“煎茶法”烹煎茶汤,其实很便捷,有兴趣的茶友不妨一试。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