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解为什么正山小种红茶出口的纸箱上都印着Lapsang Souchong的英文字母,他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在《大英百科全书》里他看到了这样的解释:“语音来源不祥,起源1878年”。为此,他查资料,遍访专家、民间老人和茶人,最后得出“1853年福州港开埠后,正山小种红茶均从福州港外销,为区别于19世纪60年代出现的闽东功夫红茶,国外按福州地方口音称正山小种为lapsang sonchong,意即松材烟熏小种”的结论。邹新球说,那天当他解开这个迷时,竟高兴的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一个晚上睡不着,血压因此又高了许多,吃药都来不及。据了解,在这个课题研究中,邹新球解开这类谜团有10余处,前后易稿23次。 解秘赢得书稿罄
今年5月,由邹新球编著的《世界红茶的始祖——武夷正山小种红茶》一书,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9月,该书在台湾出版发行,成为我国第一部在台湾出版的正山小种红茶专著。这本书的出版发行在茶界、史界、红茶爱好者以及台湾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第一版仅5个月就销售一空。为何一本可谓枯燥的专业书刊会如此抢手,邹新球认为是本身的课题价值高,能吸引人,解答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现列举一、二,或可诠释该书的迷人魅力。
解密一:世界红茶起源于何时?对红茶的起源时间进行了断代——明代末期即1567-1610年。首次在国内茶史界较明确界定红茶的起源时间,推翻了国内茶史界普遍认为红茶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论断,将世界红茶的发源时间向前推进了200年。
解密二:是谁把正山小种传播到海外?首次提出闽南人是正山小种红茶传播海外的使者,解开了正山小种红茶为什么一诞生就能走出山沟沟,漂洋过海,是闽南茶商使偶然出现的红茶得以延续生产,持续供应海外。
解密三:为何“正山小种”会墙内开花墙外香呢?在欧洲一些国家,人们不知道“大红袍”、“铁观音”,但却知道“正山小种”;而在国内,知道“祁红”、“滇红”的人很多,但知道“正山小种”的人却很少很少,几乎被人们遗忘。揭示了正山小种红茶的市场在国外,红茶是完全海外贸易化的商品。
解密四:世界红茶文化的形成是源于什么?世界红茶文化的形成是源于“正山小种”,正山小种红茶传入英国后,英国人把饮用红茶发展成为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并演绎成内涵丰富的红茶文化.
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的红茶秘密被解开,凌乱的红茶历史被理清,纠缠不清的说法被纠正,还世人正山小种红茶的本来面目,人们认为这是一本研究红茶史难得的好书。
一个课题研究的效应
有资料显示,世界茶叶销售的80%是红茶。在国内由于红茶的历史原因,在各类茶中地位较低,人们基本不知道红茶的源头在中国,说红茶就说印度红茶、斯里兰卡红茶,这一课题的研究,明确了正山小种红茶应有的地位,不仅填补了红茶史研究的空白,为我国恢复世界红茶制高点创造了一个全面、系统、有说服力的背景资料。
傅连新是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桐木茶厂厂长,他告诉记者,他是在村里无力经营这个茶厂的情况下买下这个厂的,那时每斤茶叶才卖10元,即使是到2002年企业仍是难以为继;随着邹新球这一课题研究的深入,并不断地撰写正山小种红茶史的文章在各种刊物上发表,扩大正山小种的知名度,特别是书的出版,使红茶价格节节攀升,今年的价格平均每斤已卖到60元以上。2006年预计红茶可为桐木村民增加收入300万元,全村1500人,人均增收达2000元,茶农个个喜笑颜开。为了对应这一喜人的形势,村里出台了恢复1亩茶山补助200元的政策,目的就是希望籍此时机做大红茶产业,让红茶成为该村新农村建设中村民增收的主力军。据悉,目前桐木村的红茶产量已达1800担,要恢复到外贸包销时的产量还有待时日。
邹新球则认为,这是一个不消耗任何资源的课题,即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又保护了自然资源,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极大地缓解了保护区森林资源的压力,使保护区的森林资源保护和村民的生产发展能得以和谐进行。(收集自互联网 07年资料,觉得有些可取的内容就转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