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秋肥或春肥,宜用含氮钾多且含有效态氮素的复合肥,坡地茶园或寒冷地区茶园,一般施用含钾高的复合肥为好,而土壤中有效磷低的茶园,应选用含磷高的复合肥为宜。我国目前生产的复合肥,一种是以硫酸分解磷矿后加钾,形成以磷酸铵为主体的三元复合肥,一种是从硝酸分解磷矿石后加钾而形成的以硝酸磷肥为主体的三元复合肥,再一种是茶树专用复合肥,其是根据茶树吸肥特性和茶园土壤特点而实行科学配方生产的复合肥,它除含有氮、磷、钾主要营养元素外,还含有茶树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是营养全面、比例适宜的多元复合肥。无论何种类型的茶园,复合肥对促进生长,提高鲜叶产量和品质都有明显的作用。因此,长期施用可全面改善土壤营养状况,提高土壤肥力。其他元素肥料常用的有:硫酸锌、硫酸铜、硫酸锰、硫酸镁、硼酸、钼酸铵等。施用以补充茶树微量元素等,多采用叶面喷施。随着生产的发展,茶园施肥已逐步从施用单元肥转向多元肥,从无机复合肥转向无机-有机复合肥料。
近几年研制生产的“百永福”是新一代茶园专用生物活性有机肥。其系以禽粪、菜子饼、尿素等为主要原料,经过无毒化处理和生物活化,使氮、磷、钾、镁及生物活性有机质等有效成分达 5%以上,是有机、无机和生物三肥为一体的综合性肥料,也是营养茶树、改良土壤、刺激茶树根系吸收的多功能肥料,具有较强的生理调节功能,既具速效性,也具缓效性。所以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施用。
2、施肥时期和方法
各种营养元素随施肥进入土壤后,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正确合理地确定茶园施肥量,不仅关系到肥料的增产效果,而且也关系着土壤肥力的提高和茶区生态环境保护等。施肥量不足,茶树生长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茶园的生产潜力得不到发挥,影响茶叶产量、品质和效益。施肥量过多,尤其是化学肥料过多,茶树不能完全吸收,容易造成因挥发或淋失而浪费,降低肥料的经济效益。同时过多的肥料随地下渗水流动而污染茶区水源,危及人们健康。而且肥料太多,引起茶树肥害,恶化土壤理化性质,使茶树生育受到影响。依据茶树在总发育周期和年发育周期的需肥特性不同,各种肥料的性质和效应的差别,茶园施肥除在茶子播种或茶苗定植前施用底肥外,须施用基肥和追肥。
3、追肥
追肥是在茶树地上部生长期间施用速效性肥料的统称。茶园追肥的作用主要是不断补充茶树营养,促进当季新消生长,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为适应各茶李对养分较集中的要求,茶园追肥须按不同时期和比例,分批及时施入。
第一次追肥是春茶前施。秋季施入的基肥虽是春季新梢形成和萌发生长的物质基础,但只靠越冬的基础物质,难以维持春茶迅猛生长的需要。因此进行追肥以满足茶树此时吸收养分速度快,需求量多的生育规律。
第二次追肥是于春茶结束后或春梢生长基本停止时进行,以补充春茶的大量消耗和确保夏、秋茶的正常生育,持续高产优质。长江中、下游茶区,一般在5月下旬前追施。
第三次追肥是在夏季采摘后或夏梢基本停止生长后进行。应依当地气候和土壤墒情而定。对于气温高、雨水充沛、生长期长、萌芽轮次多的茶区和高产茶园,需进行第四次甚至更多的追肥。每轮新梢生长间隙期间都是追肥的适宜时间。
4、基肥
基肥是在茶树地上部年生长停止时施用,以提供足够的、能缓慢分解的营养物质,为茶树秋、冬季根系活动和翌年春茶生产提供物质基础,并改良土壤。每年入秋后,茶树地上部慢慢停止生长,而地下的根系则进入生长高峰期,基肥施入,茶树大量吸收各种养分,既使当年因采摘受亏损的树势得以恢复,又使茶树根系积累了充足的养分,增强了茶树的越冬抗寒能力,为翌年春茶生长、产量和品质奠定物质基础。依茶园基肥的主要作用,基肥施用时期原则上是在茶树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即可进行,宜早不宜迟。因随气温不断下降,土温也越来越低,茶树根系的生长和吸收能力也渐而减弱,适当早施可使根系吸收和积累到更多的养分,促进树势恢复健壮,增加抗寒能力,同时可使茶树越冬芽在潜伏发育初期便得到充分的养分。
长江中下游广大茶区,茶树地上部一般在10月中、下旬才停止生长,9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地下部生长处于活跃状态,到11月下旬转为缓慢。因此,基肥应在10月上、中旬施下。南部茶区因茶季长,基肥施用时间可适当推迟。基肥施用太迟,一则伤根难以愈合,易使茶树遭受冻害,二则缩短了根对养分的吸收时间,错过吸收高峰期,使越冬期内根系的养分贮量减少,降低了基肥的作用。基肥施用量要依树龄、茶园的生产力及肥料种类而定。数量要足、质量要好是提高基肥效果的共识。基肥应既含有较高的有机质以改良土壤理化特性,提高土壤保肥能力,又要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分供茶树吸收利用。因此,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配施磷、钾肥或低氮的三元复合肥,最好混合施用厩肥、饼肥和复合肥,这样基肥具有速效性,有利于茶树越冬前吸收足够的养分;同时逐渐分解养分,以适应茶树在越冬期间缓慢吸收。幼龄茶园一般每公顷施15-30t堆、厩肥,或1.5-2.25t左右饼肥,加上225-375kg过磷酸钙,112.5-150kg硫酸钾。
茶园施基肥须根据茶树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的特点和肥料的性质来确定肥料施入的部位,以诱使茶树根系向更深更广的方向伸展,增大吸收面,提高肥效。1-2年生的茶苗在距根颈10-15cm处开宽约15cm、深15-20cm平行于茶行的施肥沟施入。3-4年生的茶树在距根颈35-40cm处开深20-25cm的沟施入基肥。成龄茶园则沿树冠垂直下位置开沟深施,沟深20-30cm。已封行茶园,则在两行茶树之间开沟。如隔行开沟的,应每年更换施肥位置,坡地或窄幅梯级茶园,基肥要施在茶行或茶丛的上坡位置和梯级内侧方位,以减少肥料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