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浮梁茶有了现代茶农
发布时间 2010-03-05 浏览 26151 次
有一段时间产量低、销路也不好,被弃种了10多年。1998年开始,胡益青决定接手这片茶山,除草、复耕后的茶园如今能亩产600斤干茶。“我在三龙的茶园还要漂亮。这里的茶叶不算最好,江村严台的茶叶更好。”胡益青说。2004年成立公司后,他先后在江村严台、三龙、湘湖建立了3个茶叶生产基地,共1500多亩。

“哦,那个曾经得过1915 年国际巴拿马万国和平博览会金奖的‘浮红’功夫茶的原产地不就是江村严台吗?”

“对,那里山高气候好,茶叶品质好,以后我要利用好这个历史文化资源,把品牌打响。”

说起茶叶,胡益青头头是道:“我们的茶叶都是绿色有机食品,不打农药、不用化肥,就下农家肥。茶叶的采摘季节从4月到9月底,40天一个周期,可以摘5次。清明到立夏,是茶叶最好的时候,可以摘一个月的‘名优茶’,其他时候我们摘的都是‘大宗茶’。”

浮梁的绿茶大都是“针形茶”,名优茶由鲜叶单芽制成,根根分明、色绿汤清、清香甘洌。在“杀青”后,需要经过手工揉搓至针形,人工成本较高。胡益青则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实现了机器采摘,机器制茶。昌南茶叶公司如今建立了储田、三龙、江村严台3个加工厂,形成了名优茶8000多斤、大宗茶35万斤的加工能力。当然,胡益青还想寻求更大的发展,打算在储田建造建筑面积3106平方米的加工厂,他细心地把初制茶车间、名优茶生产车间、大宗茶初制车间、大宗茶精制车间……一一画在厂房规划图上。

胡益青的市场意识挺强:“最好的茶还得手工加工,这是要打品牌的,附加值高!”2005年,胡益青着手注册了“昌南”商标。“浮瑶仙芝”、“崖玉”、“昌南雨针”、“西湖针芝”、“野兰芝”、“瑶河仙芝”,在浮梁县这六大茶叶品牌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茶叶的价格越来越高,浮梁县的茶农也走上了致富路。昌南茶叶公司生产的名优茶原料有60%是从农户手中收购的,带动了近3000家农户。现在,农民手里好的茶鲜叶能卖出40—60元一斤、干茶200—400元一斤的价格,农民种茶的年收入能达到2万元。

“这几年浮梁的茶叶不愁卖不出去,就是产量还不够。就拿我来说,要是加工能力上去了,就能收更多的茶叶,附近几个乡农民种的茶叶都可以送到我这里来加工,”胡益青想得质朴,“只要种茶叶赚钱,种茶叶的农民会越来越多……”

2006年4月,“浮梁茶”地理证明商标正式启用。“县里搞‘浮梁茶’的思路很好,以后各个茶厂都用这个牌子,我们的名气就出去了。”现代茶农胡益青对浮梁发展现代茶产业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历史文化、生态资源都是浮梁发展茶业的独特优势,我们现在正努力抓住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机遇!”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