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带来了大雾山的头采春茶——安吉白片和安吉龙井,这可是前一阵子在“倒春寒”霜冻、风冻严重侵害芽茶的情况下,抢在恶劣天气肆虐的间隙,采摘制作而成的,而且数量非常有限。尽管不少老客户追着要新茶,友人还是真诚地为斋主和笔者留了茶样。其实,和北方那位谢绝新茶的茶友一样,对于笔者而言,能品上一口已视为清福了。茶是植物,更是有灵性的瑞草,人与茶如果惺惺相惜,茶无疑是会加倍“福报”你的。
淡茶斋主用一套雅致的陶瓷茶具,瀹起了饱含种茶人情谊的安吉白片。新茶入壶,那一朵朵色泽玉绿,馨香扑鼻的干茶就立即让人陶然了。伴随着开水缓缓注入,一缕清新、清鲜的茗烟就升了上来,心情顿时清爽怡然。倾茶入瓯,闻香品茗,清润清润的,“龙井43”的“品种香”自不待言,久违的“风土香”也恰似淡竹白雪,散发出春阳消融的清逸之气,使人倍感亲近。略微遗憾的是,由于来的时候匆忙,忘了准备山泉水,白片的清雅间杂了自来水的味道。但友人说:“大壶泡法让他更明辨了茶叶的不足之处,利于后续的改进”。有这样不断进取的事茶之心,难怪以不惑之年入行种茶、制茶的他,通过短短数年的辛勤耕耘,茶山、茶园、茶场就初具规模,茶叶品质精益求精也就水到渠成了。当然,创业、兴业是无止境的,这从友人每年投入精力、物力、财力,尝试开发茶叶新品种便可见一斑了。象前年的卷曲形安吉白茶,去年的龙形安吉白茶,今年的安吉龙井,都是茶叶综合发展的成果。
每次去与寇老喝茶,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与喜悦。去年夏天淡茶斋茶聚,“草帽茶”的故事让同行所有人感悟匪浅。这次,寇老又讲起了国外学人新论述“水智慧”的故事,让新近对“水”感兴趣的我大受启迪,并感慨于现代研究成果与中华古代朴素“玄学”的惊人巧合。寇老仔细听取了友人的介绍,表示要把历年以来搜集的安吉白茶资料如数赠送,并冀望种茶人的茶业真正做好做优秀。望着老人认真的神情,我们深深感动。寇老还关切地询问江南古茶区的探寻进展,得知笔者拟赴德清和宜兴继续“茶与紫砂”的探索之行,便不厌其细地把他所了解的情况一一告知,并预祝笔者取得新的成绩。老人虽然已经年过古稀,但接纳新事物、汲取新知识的理念较之后学晚辈一点也不逊色,他十分赞赏和看好茶的网络世界,甚至在他的茶文章中给予赞赏和肯定。同时,勉励我们借助信息化的平台,把茶传播和普及得更广泛更深远。
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不知不觉,新茶已瀹了五巡,翻阅着老人最新编撰的《陆羽》书稿,喷墨打印的书香如茗香般沁心。这让笔者追忆起寇丹先生早年的小说《壶里乾坤》,能写善画的他不仅著述等身,还创作了大量有关茶与紫砂的书画佳作。无意中瞥见友人正拿着相机,全神贯注地拍摄着什么。凑近一看,是今年第一期《茶的世界》(韩国),一幅设色雅丽的国画跃入眼帘,只见几片蓝竹叶陪衬着一双红艳雍容的牡丹,一把蕴涵春华的紫砂壶静置画心,五个装满新茶的闻香杯跃然纸上,题款是五个清秀挺拔的行楷——茶的世界。
这一刻,我们仿佛聆听到了茶的心音,闻到了茶的心香,并强烈感受到人与茶的共鸣。原来,有茶的人生,有茶的世界竟是如此精彩!
2007年3月19日,海上 笑按:题图为寇丹先生茶画,种茶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