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间作树种的选择
在选择与茶树间作的树种时,首先间作树种与茶树不应有共同的病虫害;还应当考虑有经济价值的果树或药材树,在华南等光热度强的地区还可以与橡胶树间作,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收入。此外还要考虑间作的光热湿等气候条件有利于茶树及间作物的生长发育,既能合理遮荫又能降低风、霜、凝冻、旱、病、虫的灾害,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还要考虑茶叶生产与间作物的生产管理、收获与劳动力在季节上的合理分配,避免劳动力紧张而影响生产。要符合上述要求,间作物对茶树的垂直遮荫率应控制在50%以下,过高对茶叶的生产有影响。并且尽量做到不同区位的茶树既得到直射阳光的照射,又得到间作树的遮荫。阳光穿过枝叶逢隙照射到茶树上形成光斑。随着太阳照射角度的改变实现每一棵茶树既不是全天被遮荫又不是全天受直射阳光的照射。根据上述要求,茶树的间作物以落叶乔木,并且枝叶伸展度大、叶层薄,在秋季收获的果树或药材树为佳。
2 种植方法
种植在茶园中的经济林木,既要兼顾到对茶树的合理遮荫,又要兼顾到能够充分发挥它的生态和经济效应。从这一目标出发,间作林木的种植行向以南北向、两行之间的茶树交错种植为佳。此种种植方式避免了穿过枝叶间的阳光分配不均匀的问题。种植密度应视树种的大小来定,树冠大的种稀些,树冠小的种密些,总之要使遮荫率保持在50%左右。对于坡度较大的茶园,间作树在东西向比南北向可种密些;开梯茶园若梯面较宽,间作树最好种在梯坎的边缘。
3 生产管理
立体复合生态茶园由于形成了多物种立体结构,其生态系统内的小气候、土壤理化性状、群落中的动、植物结构变化都有别于单纯茶园的生态系统。在生产管理上要掌握生态茶园生产管理的特殊性,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使生态茶园的管理形成一整套科学管理的体系。
在选择好间作树种和合理种植的基础上,整枝修剪是管理好间作园的重要一环,它既是调节间作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有效措施,在立体复合生态茶园中还是调控茶树光热水气、实现合理遮荫的主要措施。从便于生产管理和有利于茶树通风透光的目的出发。间作树的分枝高度应控制在1.8m以上。培养适宜生态茶园要求的树冠,在主杆不同方面的高度上留3个~4个侧技,在侧枝上留2个~4个分枝。使侧枝与侧枝之间,分枝与分枝之间在层次上,方位上,叶层厚度上做到措落有致,稀密适宜,合理分布。除了每年都要整枝修剪外,还要根据茶叶生产的需要,不失时机地疏掉一部分大的枝条,保持绝大多数茶树既能得到直射阳光的照射又能得到间作树枝叶的遮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