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吹香嚼蕊,云在茶香—
下一主题:雪芽清韵--黄老邪
回顾学茶之过程,这类事屡有发生,如“单丛”和“单枞”之辨等等。而且鉴于当前茶书“错抄”及“抄错”之多,我就萌生了写一篇“若深”辨析文的想法。虽然有了些皮毛了解的基础,而且香白先生新版著作内也添加了“深、琛之辨”的章节。可与启蒙老师一沟通,才发现谬误之渊源甚久,而且涉及面还很广。联想到老师于工夫茶及茶器茗壶一道研究日深,而且每每有开拓性的发现,便致电恳请“闹市侠隐”般的他出手。
感动的是,最近,老师置手术后身体尚在恢复期不顾,连夜挥笔,写下了洋洋洒洒两千余字的草稿,并连同“若深杯”图片一起发给了我。
收到蕴涵着酽酽茶情的文字后,我遵师之命,进行了增补和扩充,终于在今天下午完成了这篇名为《词海拾贝,静水若深——也说工夫名器“若深杯”》的稿子。有感于老师的治学精神和提携情谊,遂撷取该文中引用的一句“君心若深,梦亦阑珊”,作为记载这桩韵事随笔的标题,以志如茶般的感念。
2007年1月27日黄昏,海上
笑按:图为师集藏之若深茶器实物(底款中“深”字清晰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