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芽枯病
发布时间 2010-04-16 浏览 24278 次
要因素,春茶期,茶叶中氨基酸含量高,可促进病菌生长发育;而夏茶期,茶叶中茶多酚含量高,则会抑制器孢子的萌芽,病害停止发展。品种间有抗病性差异,萌芽早的品种如大叶长、迎霜、福鼎大白茶、龙井43等品种发病较重;而萌芽迟的品种如福建水仙、鸠坑、大毫茶、祁门槠叶中等发病较轻。

3、预测预报 根据上年越冬菌源老叶发病率(在4%~6%)和新芽萌发后1芽1页或2叶初展时(4月中旬到5月上旬)天气形势,可预测茶芽枯病的发病趋势。在此期间,如果平均气温持续在15~20℃,最高气温在20~25℃之间,温度上升较慢,又有寒流侵袭,降温显著,并伴随着阴雨天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则有可能导致病害流行,应发出预报。

4、防治方法

(1)在春茶期实行早采、勤采 尽量少嫩芽叶留在茶树上,以减少病菌的侵染,抑制发病。

(2)利用品种间抗病性 在重病区改种植时,尽量选种抗病良种。

(3)药剂方法 感病品种可在春茶萌芽期和发病期各喷药1次,药剂可选用50%托布津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上述药剂喷药后的安全间隔期为7~10天。停采茶园可喷洒0.6%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进行保护。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