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规划
发布时间 2010-05-07 浏览 24825 次
两种。防护林带以稀疏结构为宜,这种结构有几层树冠,即高大的乔木树种和矮小的灌木树种相结合,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相结合。在防止干风和寒风侵袭的地区,要在当风面设立主林带,并于风向垂直或成一定偏角(不小于45度)。为节省用地,主要带可设在山脊和风口处。乔木树种可种4-6行,行距一般以2-3米为宜,两旁栽灌木树种,行数不限,可视情况灵活掌握。林带和园地之间应有2米以上的间隔,并开设隔离沟,防止树根伸入园内。防护林带的效果,一般为树高的20倍左右。凡是经常受害风侵袭的地区,防护林带的距离应适当缩小。

在山地茶园,由于地形复杂,坡向不一,主林带不可能完全与害风风向垂直,为适应地形,可在茶园的区或块的四周建立副林带,在与害风风向垂直的风口可多种几行防护林。面积不大的茶场,可在场的四周设立防护林。水土容易流失的陡坡和深谷,应沿等高线营造水土保持林。

防护林选用的树种,要求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抗风力强、遮生,并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树种。一般常用的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檫树、泡桐、乌柏、苦楝、合欢、青桐、台湾相思、托叶楹、油茶、紫穗槐等。根据各地的条件,还可以林带外侧,配置一些适宜当地生长的果树等经济林木。

遮荫树在我国部分地区早有种植,但各地条件不同,栽培水平不一,所以遮荫的效果也不一样。一般认为在纬度低、光照强、夏季高温干旱地区,只要合理设置,管理得当,遮荫度不超过30%,是有利于茶树生长和提高茶叶品质的,尤其是幼龄茶树效果较为显著。

在纬度、海拔较高,雨量充沛的地区,茶园不一定种植遮荫树,搞得不好会给茶树生长和茶叶产量带来不良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