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目标。未来五年,农业部将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服务设施配套的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000个,每个养殖场面积在250亩以上,从而使示范场创建累计达到3000个,示范带动全国2000万亩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池塘建设工程,形成3000万亩的高产、优质、生态、安全、高效的池塘养殖基地,保障每年2500万吨的优质水产品供给。
——建设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渔业发展方式转变为出发点,以提升水产养殖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水产品供应,增加渔民收入,进一步扩大内需,保障水产品供应,提高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实现生产要素集成和资源整合,在改造升级原有养殖基地的基础上,重点规划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新示范基地。提高水产品生产、流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水产健康养殖,逐步构建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水产养殖业,实现水产养殖业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建设重点。按照未来五年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的思路,示范场建设重点要抓好生产条件标准化、生产操作标准化和生产管理制度化创建。实现水产养殖节能、环保、安全、高效要求,为稳产、高产、优产打下良好基础。生产条件标准化:养殖池塘、机械设备、环保措施和水电路等配套齐全。场区环境整洁,清洁生产,废水达标排放。生产操作标准化: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杜绝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生产管理制度化:建立健全以养殖生产、用药和销售“三项记录”为重点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建设措施。总结经验做法,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实际制定周密可行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分解落实工作责任,注意保障重点项目,做好监督检查,提高各项任务完成质量。二是转变工作思路,着重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继续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健康养殖示范场、水产原良种场、水生动物防疫机构和池塘标准化改造等基础建设,健全水产良种和水生动物防疫体系,继续鼓励和引导各地渔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为各地水产健康养殖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三是加强科技推广,扩大示范辐射。继续组织水产技术推广、科研和教学等机构加强产业技术创新研究和推广应用,扩大水产健康养殖相关科技知识的宣传普及,重点加强配合饲料加工、水产疫苗生产和节能型工厂化养殖等水产健康养殖配套技术研发工作,提高技术转化率,并依托渔业科技入户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等加强健康养殖技术的培训,做好面向渔民群众的咨询服务,帮助养殖生产者提高健康养殖技术水平。四是增强执政能力,提高执法水平。深化对水产养殖业执法工作的认识,不断加强渔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渔政执法人员专业培训,增加养殖业执法装备,整合各级水产技术推广、水生动物防疫、渔业环境监测和水产品质量检测等相关机构的力量,提高执法监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