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炒茶人
发布时间 2010-06-05 浏览 21790 次
大学茶叶系的毕业生和一个炒茶高手一起炒茶,用同一种新叶,高手变温度,他就变温度,高手炒多久,他就炒多久……可“依葫芦画瓢”的结果却和高手大相径庭,茶叶的色、香、味、形相去甚远。“你别看那些炒茶高手漫不经心,其实里面的学问大了!”

王树周说,炒茶的方式因茶叶品种、水分含量、锅温高低以及手的大小、力量不同而变化,从某种角度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据老茶农介绍,炒制技术的精通短则三五年,长则一辈子,甚至“学无止境”。一个炒茶能手的产生需要勤奋,更需要悟性。目前,西湖龙井产茶区内的炒茶主力军,大多从十几岁开始学习炒茶,至今均有二三十年的炒茶经验。

王加福摊开自己那双角质层极厚、皮肤黝黑的手说,他从13岁开始炒茶,每次炒茶手上都要起很多泡,流血是常事,年头长了,手对高温的承受能力才有提高,但起泡还是必修课,炒茶人手上的皮肤每年都有旧皮换新的过程。

西湖街道龙井村有村民600余人,会炒茶手艺的约有300人,均为40岁以上的人。

有人认为,从发展的角度看,手工炒茶一定会由机械炒制代替,因为“机械法”使茶叶炒制更规范,在价值上使茶业加工中的简单劳动含量降低,茶业的相对价值增加。

但是,对于机械炒制,茶农们持保留态度,他们认为机械方式在规范度上可能有优势,但精深的西湖龙井炒制艺术不可能被规范代替。王树周说,就像手工刺绣永远不能被机器代替一样,西湖龙井的手工炒制手艺也不可能被机器替代。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高级工程师沈红说,机器炒的茶,外形、香味等方面都不如手工的好,现阶段根本不可能取代手工炒制手艺。

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茶叶科罗列万科长认为,茶叶炒制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文化,就像品茶一样,手工炒茶技艺保存及延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