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花芽一般在6月中下旬开始分化,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始花,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盛花,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终花,花期长达60~80天。更重要的是,此时对于极大多数园林植物来说,并非开花的季节。因此,如将茶树作为园林植物,还可弥补园林中冬季花少的不足。另外,由于茶树花期和果实成熟期较长,在同一株茶树上,常常既可看见茶花,又可看见茶果,可花果共赏,这在其他植物中也不是多见的。
3、再生能力强,易造型
茶树枝条上着生有大量的不定芽,并有明显的顶端优势。茶树修剪后,枝杆上的不定芽能很快萌发,从而塑造出不同形状的树冠。茶树作为经济作物,修剪是保持茶树具有一定树型和旺盛生命力的常规技术措施,树冠的形状有水平形、弧形、层脊形、斜坡形和马鞍形等。如茶树作为园林植物,则完全可根据需要将茶树树冠塑造成球形、杯形等。
4、育苗能力强,繁殖系数大
茶树易于繁殖,可用茶籽进行有性繁殖,也能通过扦插、压条、嫁接等方法进行无性繁殖。其中扦插成活率高,繁殖系数大,茶树扦插的成活率一般可达70%以上,高的甚至达90%左右,一亩母本园剪取的插穗可满足2~3亩苗辅的扦插用材,每亩苗圃可产合格茶苗10万~20万株,扦插的技术要求不高,多数农民能够掌握,而且成本较低。
三、茶树在园林中的应用
由于茶叶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茶树有别于其他园林植物的诸多特点,赋于了茶树多种园林用途。
1、观花植物
如前所述,茶树在秋冬季开花,花期特长,可持续2~3个月,而冬季除腊梅等少数花卉时,处于自然花期的植物很少,因此,茶树可以弥补园林中这一时期花少的不足。茶树的花虽不大,但花数多,白色的花瓣、黄色的雄蕊、珍珠般的花蕾,嵌于透亮的绿叶之间,吸引的不仅仅是蜜蜂,更多的是游人的眼球。茶树作为观花植物,可种植于公园绿地、街旁绿地和风景林地区,或丛栽,或条植,可孤栽,也能成林。
2、观叶植物
茶树是常绿植物,老叶深绿,新叶嫩绿,从春季到秋季还常常伴随着大量萌发的新梢,给人一种郁郁葱葱、欣欣向荣的感觉。除常见的绿色茶叶外,有些茶树品种还有特殊的色泽和形状。如安吉白茶种的白叶、黄金菊种的黄叶、紫娟种的紫叶,以及筲绮种的多芽和多叶,佛手种扭曲不平的大叶等均是茶树作为观叶植物良好的选择。茶树也是切叶的良好材料。据骆耀平等的研究表明,冬季将剪下的茶树枝条插于盛水的花瓶中,仍能正常孕蕾、开花,叶色亮绿,一个多月不落叶。
3、盆景
茶树耐荫、再生能力强,易通过弯枝和修剪造型,使茶树具有盆景植物良好的条件。某些品种特殊的色泽与外形更增添了茶树作为观赏植物的价植。如奇曲种盆栽,其自然的“S”型枝条,现配之以下人工整株,可使树形千姿百态,别有风趣。
4、绿篱
茶树是常绿植物,且有很强的分枝一再生能力,适于修剪和造型,是绿篱植物的良好材料。茶树对环境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只要不是极度干旱或寒冷,一般生长良好。茶树作为绿篱,可种植于人行小道的两旁,花坛的四周,既可单独成行,也可与其他园林植物间作或混栽,但须注意的是栽茶的土壤必须呈酸性,且有一定的深度。
5、古树名木
作为茶树的原产地和茶文化的发祥地,我国有很多茶树久负盛名,是不可多得的古树名木。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广西等省的许多野生大茶树被列入我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如千家寨1号、澜沧大茶树、巴达大茶树和广西博白大茶树等;福建武夷山茶区和广东潮汕乌龙茶时制茶风格独特,具特殊韵味,品质优异的名枞或单株,如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半天妖、宋种芝兰香和八仙过海单枞等;浙江杭州龙井的“十八棵御茶”,也是承载丰厚文化内涵古茶村的典型代表。这些茶树对于弘扬茶文化,丰富旅游景点的文化气息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之,茶树在园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茶文化为主题的餐饮、旅游将进一步得到发展。茶店、茶馆、茶楼正日益成这人们休闲、社交的高雅场所;茶文化风情街和旅游线等也不断成为特色旅游品牌。将茶树作为园林植物之一,不仅能增加园林植物的种类,而且对于增加园林风景区的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