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壶艺魔术大师吕尧臣(
下一主题:梅妃与斗茶
第二天,又是一个赶集日,当山民们在述说着昨日不该发生的故事时,却意外地在通往四大墟市必经之处的廖坳桥头遮风避雨的黄竹旁,发现了只用木架支起的茶水桶,桶盖上有两只木勺。侧旁有一块木板,用不太端正的字体写着:“过往乡亲,切勿喝生水,请用茶。”十几个简单的小字却包含了施茶人的爱心。纯朴的山民,喝着甘甜纯香的山茶水,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张风娇从此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便是为过往的山民烧茶。日子久了,附近的几个山民想弄个究竟,在—个晨曦微露之时,蹲在黄竹棚后,终于发现了秘密,才知道是下田背远近闻名的贤媳妇张凤娇。
打从第一次施茶放水之日起,张凤娇就在盘算着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茶料。她根据平时从父母、妯娌那里学来的民间解署消渴知识,就地取材,农闲季节上山采挖,洗净、切细、晾干,装袋备用。春天有甜叶茶,暑天有鱼腥草、甲婆草,秋冬季节有香酥草、勾藤、茶叶等,总能给行人清凉解渴。寒暑变更,四季交替,山茶、山药草采草枯了,张凤娇就在自家的山坳地上,辟出一块6分地的“百草园”,季季种植,年年采摘。而今她已年过五十,爱心、善举仍不止。细心人粗略地为张凤娇20年施茶水算了一笔帐,一天一担茶水,就是7300担,耗去山茶山药750公斤,换算成鲜茶苗就是上万斤了。日久天长,过往的山民,也有试着喝一碗茶放5分、一毛钱的,被张风娇发现后,就索性站出来亮相,拿着那些零币找事主,再三说明,自己不是做买卖,实在不行张凤娇就把钱送给本村五保户。她的义举得到山民们的敬重。
“滋滋滋”,山道上又飘来张风娇挑来的山茶水的清香,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