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禅与行茶
发布时间 2010-08-06 浏览 24934 次
时起身行走很重要。我们把饮茶后的经行称作“行茶”。

饮茶并非仅仅为了解渴,我们在饮茶过程中,更注重对自我身心的净化和人格升华,更注重对禅悦的体味和至道的追求,这样的饮茶过程称作“茶道修持”。茶道修持一般要在专门的茶室里完成,时间一般为1——3小时,中间可略进茶点,茶事结束后,略事方便,即可行茶。行茶则要在茶室外进行,或庭院,或回廊,或小径,或田埂,只要环境清幽、地面平整即可。行茶时间一般为半小时,如果每日饮茶三次,可行茶三次。即使哪一天没有饮茶,也同样可以行茶,只要保持胸腹间的茶息即可。

行茶的关键也是要以正念经行,以正念关照茶息,以正念体会当下步行,将正念融入我们的日常茶事和行茶中来。行茶时要时刻观照胸腹间的那一股氤氲“茶息”,让饮茶后的通畅和喜悦充满身心,此时万缘俱息,万相俱灭,心里不要有任何杂念,只一心观照茶息,调匀呼吸和步伐,在小径上慢步经行。你迈出的脚步是轻快而平实的,每一步都充满着尊贵、祥和与平静,每一步都蕴含着无限,妙不可言。你踏着小径直行,没有忧伤,没有烦恼,也没有尘世间的纷扰和羁绊。你的脚步间充溢着茶意的芬芳和甘醇,茶息萦绕着你的全身,而沉浸在这茶息中的,是禅的喜悦和平静。

禅宗强调“不立文字,直下承当”,“直下承当”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如果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正念,时刻关照自心,一念清净,直下承当,就是禅,就是解脱。所以禅法不离于日常生活,不离于日常茶事,只要我们时刻以正念关照日常茶事,禅就和我们在一起。正如一行禅师说的那样:“在我们修行的道场,与一般人的生活一样,有扫地、吃饭种种事情,不同处是以正念来做。吃饭时以正念来吃、来体验,如同体验柏树子一样。饮茶、扫地、煮饭时,都应该深入关照去做。要体会涅槃、佛性,并不是非要到禅堂才能体会,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体会。”有僧人问大珠慧海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曰:“何故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五灯会元》卷第三)不计较、不思索,当下空寂,这就是正念。可见,无论是禅修或者喫茶,无论是行禅或者行茶,保持正念最为重要。茶人修行的道场就是茶室,茶道修持首先要从汲水搬柴等日常茶事做起,在诸如备器、煮水、涤器、备茶、瀹茶、奉茶、饮茶、收具等具体的茶事过程中时刻保持正念,时刻关照自心,在茶事中觉悟,在茶事中解脱。对于茶人来说,茶事即是生活的全部内容。只要我们保持正念,用心体味,茶事过程中就会处处充满禅意。禅在哪里?就在眼前的这一碗茶汤里,就在茶人宁静、淡泊的心里。

我个人以为,相对于“行禅”而言,“行茶”似乎更适合我们中国人的根性。茶是我们的国饮,茶文化在我国已有近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茶是百姓日常生活的“开门七件事”之一,而且也受到历代文人雅士甚至帝王贵胄的喜爱。茶很早就与禅宗结缘,赵州和尚著名的“喫茶去”公案早就为人们所熟知。古语云: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饮茶。如今,饮茶、修禅的人很多,如果大家都能以正念饮茶,以正念行茶,不但对弘扬我国茶文化有益处,对于禅修也不无助益。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