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小呷一口,问闵汶水:"这茶产于何方?"
闵汶水随口回答说:"这是阆苑茶(产地在四川)。"
张岱再细啜了一口说:"你呀别骗我,这茶是阆苑茶的制法,但味道却不像。"
闵汶水偷偷一笑说:"那么您知道它产于何地?"
张岱举杯再品吸了一口茶后慢慢说道:"真像是罗岕山的的名茶(罗岕山在今浙江长兴)?"
闵汶水闻言吃了一惊,吐吐舌头说:"奇!奇!"
张岱又问道:"这水是哪里的水?"
闵汶水说;"是惠山泉(在无锡)。"
张岱道:"不要再骗我了!惠山泉运至南京路途遥远,千里致水而不见其水之老,这是什么道理?"
闵汶水道:"我实在不敢再向您隐瞒什么,这真的是惠山泉,只是在汲水前必淘净泉井,待后半夜新泉涌至才汲之,并非得江风满帆才行舟运水,所以这水新嫩不生杂物,即使寻常的惠山泉与它相比犹逊一筹,何况其他的水?"说罢,闵汶水又情不自禁地吐了吐舌头,自言自语道:"奇!奇!"
闵汶水言未毕即离席而去。过了一会儿,又持来一壶茶为张岱斟满上,说:"您再品味一下这茶。"
张岱细细品鉴后说:"这茶香气浓烈扑鼻,味甚浑厚,一定是春茶!刚才煮的茶则是秋茶。"
闵汶水哈哈大笑说:"我已七十岁了,所见精于鉴赏茶的人没有一个能比得上您。"
于是两人遂成忘年交。
从张岱的这则故事可以看出,明代瀹茶之艺实为茶的一种鉴赏艺术,它讲究品茶环境的幽雅洁净,所用茶具古朴典雅,追求名茶名水,更重要的是茶人要有涵养,谙熟品饮之道,注重鉴赏功夫。如果说,宋代斗茶偏重游艺,其艺术性是外在的话,那么明代瀹茶的艺术性则偏重于内在。另外,瀹茶还有这样的风俗,如果客人品出了味道,点出了蕴藉,则主人以更好的茶相待。
张岱后来把自己所撰的《茶史》手稿与闵汶水细细研讨。但就在书稿即将付梓时,清兵大举南下,明朝土崩瓦解,江南大乱,《茶史》稿本也不幸散佚,只有序文还存于其文集中。这是中国茶史上的一大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