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山白茶产业:掀起神秘盖头(图)
发布时间 2009-06-02 浏览 24302 次
白茶产业,这是一条重要的增收门路。”在尖山乡党委、政府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乡白茶产业迅速发展。目前,咸丰富民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380户,他们在钟塘联建村集中连片发展有机白茶1200亩,带动周边农户分散种植1800亩。

可持续发展还需时日

在尖山乡青狮河两岸,成片成块的白茶苗正泛着新绿,白茶中套种的玉米、白术长势良好。根据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邹玉萍的介绍,白茶外形细秀,形如凤羽,色如玉霜,光亮油润,内质香气鲜爽馥郁,独具甘草味,汤色鹅黄,清澈明亮,叶底自然张开,叶肉玉白,叶脉翠绿。

专家告诉记者:白茶氨基酸含量高于普通茶一倍,富含人体所需的13种氨基酸。尖山乡决心让更多的人能感受白茶的无限魅力,让尖山白茶传遍全国!

为此,尖山乡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进行运作,咸丰富民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创办白茶基地的同时,向农户提供种苗及种植技术,组织茶叶种植户参观示范基地,着重培训合作社成员及农户有关种植播种、植株与施肥、灌溉与排水以及采收要求等内容,并与农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按保护价收购农户种植的白茶

根据咸丰富民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有机茶基地建设项目要求,有机白茶生产及加工严格按照日本JAS有机食品法规、欧盟《EEC2092/91》、美国NOP有机食品法规等技术规程操作,严格要求茶叶质量和卫生质量,使有机白茶实现安全化、标准化、多样化生产。

尖山乡特色产业的发展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州委副书记谭先振,县委书记张宇、县长刘忠义先后到尖山进行现场调研。今年4月9日,县委副书记黄宏伟率县直相关部门到尖山乡钟塘联建村富民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白茶基地实地调研,并召开现场办公会,要求各县直部门尽快调整水利利用规划,按照白茶基地建设的要求,积极争取水利建设项目,围绕白茶产业发展积极提供技术服务,对企业的农机购置要从优申报购机补贴……

白茶从物超所值到物近所值,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其本身说明白茶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尽管尖山乡白茶产业基地规模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产业产销体系尚不健全,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组织贷款难、征地难度大,白茶特色产业发展还面临着很多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做大做强白茶产业,还需更多时日。

当前国内外饮茶特别是白茶消费,已成为健康和时尚的一个主流。优雅、清纯的白茶产业,在咸丰尖山正掀起神秘面纱,这一优势特色产业呼唤着更多人的支持,呼唤着更多人的关注。

短评:大力拓展增收门路

在加快推进“生态立州、产业兴州、开放活州”战略进程中,如何促进广大农民增收致富,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尖山乡用生动的实践表明,特色产业必须因地制宜,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必须大力拓展农民增收致富门路。

白茶产业在尖山的快速发展再一次证明,只要各级党委、政府正确引导,采取政策扶持等办法,就能够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农民致富有了产业来支撑,才能保持稳定增收。

产业的兴衰离不开政策。尖山乡白茶产业要发展壮大,就必须有好的政策,地方政府一定要制订政策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各相关部门要抓住市场热销茶类,引进新品种,对现有部分茶园进行换种。茶叶作为食品安全认证的产品之一,必须符合卫生和高质量的要求。龙头企业是白茶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做优做大产业的关键。要重点扶持有一定技术、市场基础的企业为龙头,这是白茶产业发展的需要。龙头企业做大了,才能发挥产业链效应。超高的经济效益极大地激起了广大茶农种植白茶的积极性。同时,一部分已有收益的茶农迫切要求扩大种植面积,各级政府要尊重农民的愿望,采取得力措施促使这些茶农带动更多农户发展白茶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