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关注的是,每当一个周期发展到瓶颈时,都有一种新的产品及时出现,促使其突破并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黄金周期。目前安溪铁观音要想取得新突破,达到一个新的发展周期,火香型铁观音或者是一个突破口。
李宗垣又说:安溪铁观音口味越来越多样化,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和其他产品一样,安溪铁观音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不一样的产品特征,这除了和市场环境变化有关外,更是产品传承和创新必然结果。
以清香型铁观音为例,除了具备“鲜”“香”显著特点外,其在不同发展阶段又有不一样的亮点。刚开始时,“酸”的特点被放大,带这一特点的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两三年后的2003、2004年,“白水、清香”成为消费者新的追求;2006、2007年,汤色金黄的醇香型成为市场主流;2007、2008年,市场上又有新的变化,要求铁观音汤色较浅。时至如今,市场上开始出现清香和浓香并重的发展态势。
当然,这期间的变化并没有十分明显清晰的界限,比如,在清香型向浓香型过渡期间,又有韵香型产品的出现,它的口感就介于两者之间。
李宗垣最后还说:安溪铁观音审评标准主要由外形和内质两大部分六大因子组成。其中,外形包括条索和色泽,内质包括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四个因素。总体而言,六大因子没有变化,但每个因子的审评标准会有调整,尤其是清香型铁观音出现后,调整幅度相对明显。
具体表现为,清香型铁观音之前,外形审评侧重条索圆结紧结沉重,色泽春茶要求黑油润,秋茶要求翠绿。清香型出现后,条索紧结程度要求相对降低,更注重鲜的特点,色泽倾向于翠绿;香气方面,由之前的醇香即兰花香,转变为注重综合性香气,即香气多样化、更加浓郁高强等;汤色方面,由原来绿叶红边带来的浅红向金黄色标准转变;滋味方面,在注重喉韵回甘度的基础上,加入“酸”的标准。即要求体现清和酸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