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出台国标意在拯救茶市
发布时间 2009-06-04 浏览 23515 次
年,普洱茶热炒程度丝毫不逊于前三者,导致其价格远远偏离了其本身的价值。其实谁都明白,普洱茶只是一种大众饮料,不应该把它作为投资产品大加炒作。如同普洱茶市场的“发烧”不应归咎于国标的缺失一样,普洱茶走出目前的惨淡行情也不应过度寄望于国标的出台,特别是希求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则更是剑走偏锋。

决定市场行情的根本因素还是供求关系,茶市自然也不例外。普洱茶国标的出台,可能会将沿海一带工艺和来路不“纯粹”的“普洱茶”排除于市场之外,但同时更应看到,无论是整个茶叶市场还是普洱茶市场,都处于供过于求的非均衡状态。先看整个茶叶市场。据统计,2007年,我国各种茶叶产量约为114万吨,茶叶消费量约为70万吨,出口不足28万吨,还剩余16万多吨,明显供过于求。再看普洱茶市场。此茶生产源地在云南,但是消费市场在云南外,近年来虽然国内普洱茶消费量不断增长,但是产量增长还是远大于消费量增长,导致茶叶大量积压;普洱茶终端消费群体更显薄弱,去年占全国茶叶产量90%的绿茶大部分都能被消费掉,而占全国茶叶产量不到10%的普洱茶却大量积压,这就说明,普洱茶终端消费群体还有待进一步培育。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客观规律,这其中,稳定、有序应是其共性之一。人为打破这一规律,无论哪种产品,价格迟早都会围绕价值走向理性回归,波动越大,调整越深。普洱茶国标的出台,是为了使市场健康良性发展,既无意于推动普洱茶价格再度飙升从而使深陷其中的炒作者顺利“解套”,也无力承载这一急功近利式的巨大期待。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