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茶产业销售瓶颈亟待破解
发布时间 2009-06-04 浏览 25097 次
头发展茶产业,却不顾市场营销也是白搭。

  据吴建华介绍,目前全县白茶基地35个,占全县白茶总面积的80%,却只有8-10个白茶基地拥有专业销售人员,即便如此,销售人员也不过两三名,大多还是基地、茶场负责人自己在跑营销,或是寻找代销点。他说,35个白茶基地中拥有茶楼、茶店更是少之又少,仅为4个。

  他说,而在安吉、武义、新昌、杭州等地,茶基地还拥有后续的茶场、茶店、茶楼、农家乐,及数十名专业营销人员,直接面向大市场。而长兴不少茶基地,由于缺乏销路,依靠朋友、亲戚促销,在这样的小市场、小圈子里“打转转”,其结果是导致鲜叶、干茶积压。

  另一“老茶人”告诉记者,每年安吉茶商来长采购白茶鲜叶,是因为他们知道长兴有大量鲜叶。令人惋惜的是,由于积压,鲜叶的定价权也被安吉茶商掌控,许多农户20元/斤就出售鲜叶,有时甚至更低,而安吉茶商一转手后的成品价最低为300元/斤。他说,4-5斤鲜叶可加工1斤干茶,如此算来,有4-5斤鲜叶就有200多元的利润白白流到别人的手中。

  “要以销带产,不能以产带销。”吴建华说,以产带销将会引发连锁反应,因没有销路,导致低价卖茶,由此在一个小范围内形成恶性竞争,自我压价,最终挫伤茶农生产积极性,影响整个产业发展。他说,去年,已出现少数农户转包茶叶基地的现象,这在往年极为少见。

  令这些“老茶人”欣慰的是,政府已关注该问题,引导浙江永达电力集团、金三发集团、浙江恒鑫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与和平白茶四大基地之一长兴和平旭升茶场共同投资成立浙江永金茶业有限公司,以此解决资金、销售问题;此外和平镇还投资1200万元,建造占地1.3万平方米的白茶市场,并组织相关促销活动。

  但这些“老茶人”认为,作为茶产业,市场主体还是企业。为此,他们建议,一是要多范围的成立专业合作社,着重培养营销队伍,扩大销售渠道;二是要培育龙头企业,带动散户销售;三是茶叶基地要想方设法,通过在大都市设门市部、营销窗口,或进超市,开设茶楼、茶店、农家乐等方式,主动拓宽销售渠道;四是政府要出台政策,多角度帮扶企业销售茶叶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