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的要素
发布时间 2012-01-21 浏览 23547 次
平和、鲜甜,苦、涩、粗老味等味觉。

茶叶,是确保冲泡好茶的物质基础。不同的茶叶具有不同的滋味和功效,因此,每个人可根据自身的喜好与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茶叶茶叶的用量与用水要有一定的比例,否则冲泡出来的茶汤过浓过淡都不相宜。

  

二、真水

水,是茶叶滋味和内含有益成分的载体。茶的色、香、味和各种营养保健物质,都要溶于水后,才能被人体吸收。早在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对宜茶用水做了明确的规定,他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清代有人在《梅花草堂笔谈》中也说到:‘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八分之水,遇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因此好茶必须配以好水。

郑板桥写有一副茶联:“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极生动地说明了评水是茶艺的一项基本功。

  

三、活火

茶圣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提出“茶有九难,火为之四”。并说“膏薪庖炭,非火也”,即有油烟的柴和沾有油腥气味的炭不宜作烤、煮茶的燃料。陆羽认为燃料不洁则必窜味,有损茶品,他强调烹茶要用“活火”。宋代文人苏轼也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所谓“活火”,指的是燃料洁净,无异味,燃烧力强,有火焰。当然,现茶馆以营业为主就很难做到以木炭来烹茶了,现在茶馆所用电炉的随手泡也是比较理想的。

有了活火,就涉及到火候的问题。陆羽在《茶经》里介绍到候水有三沸:有如鱼目样的小水泡上浮并“微有声”时为一沸;缘边如涌泉上冒时为二沸;如腾波鼓浪时为三沸,再继续煮,则“水老不可食也”。一般用一沸之水泡茶,泡出的茶汤偏淡,香气偏低,最宜选用二沸之水,而三沸之水己为老水,泡出的茶鲜爽度就差了。

  

四、妙器

古语说“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茶具,不但能保持茶叶的香与味,衬托出茶叶的色与形,而且其本身还有艺术欣赏价值,因此是泡茶时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尤其是以茶待客时,就更要精心挑选茶具,以体现对客人的热情和尊重。茶具的种类很多,而且特点各异,常用的有瓷器茶具、紫砂茶具、玻璃茶具等。瓷器茶具不吸水,传热、保温性能适中,能准确地反映出茶汤的色泽,外观常绘有各种色彩的图案和纹饰,都极具观赏价值。紫砂茶具质地致密坚硬,但有一定的透气性,因此能保持茶的本色,夏天也不易变质;传热缓慢,既不会烫手,又利于保温;而且造型千姿百态,艺术价值极高。玻璃茶具价廉、透明,用来冲泡银针、碧螺春等名优茶,茶叶经浸泡后,在水中舒展、翻滚的情景,可一览无遗,极具观赏性。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