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展现状
90年代开始,因苏联解体和本国经济衰退,格鲁吉亚茶叶市场需求急剧萎缩,茶叶种植面积缩减至4万公顷,而格政府并未及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致使茶叶生产商资金困难,无力引进新品种和更新生产设备,成品茶产量和质量均不断下降,不能满足国际市场要求,不少茶叶加工厂纷纷倒闭,格茶产业陷入濒临崩溃的地步。
格鲁吉亚茶叶协会原为格农业部主管茶叶的一个部门,1999年成为独立的私营协会,协会不是任何贸易和商业协会会员,仅代表茶产业。根据格茶叶协会统计,目前茶叶种植面积仅6000公顷,主要种植地区位于谷里亚(Guria)、萨梅格列罗(Samegrelo)、阿扎尔(Adjara)和伊梅列季(Imereti)。格国内现有茶厂不足20家,规模最大的是“LTD Geoplant”和“LTD Agrofirma Kobuleti”公司。目前,主要有3种成品茶:传统红茶、绿茶和砖茶。格种植多种茶叶品种,其中来自中国的品种占65%、印度15%、日本10%及本地培育10%,采茶季为每年的4月到10月。格国内市场茶叶年均需求2300吨,主要依赖进口,每年从印度、斯里兰卡、阿联酋、英国、乌克兰和德国等国家进口2000吨包装好的高价茶,平均价格为每公斤48美元,而格本国生产的散装茶每公斤均价仅为1.5美元,只有少量包装好的茶叶售价在每公斤15美元左右。
三、前景
当前,全球茶产业发展良好,茶产品需求日新月异,品质不断提高,作为全球最流行的健康饮品之一,茶产业前景明朗。
为吸引外资发展格鲁吉亚茶业产业,格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措施,如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扶植本国茶叶生产企业、为茶叶生产企业设计长期发展规划、将格茶叶产业列为免税特殊产业等。此外,格同土耳其及部分前独联体国家签署了自贸协定,同欧盟和美国商品出口享有普惠制待遇,有助于格茶叶的出口。
此外,几十年来,格茶树无遭遇病虫害报导,茶树也从不用农药,因此,格鲁吉亚所生产的茶作为天然有机茶在有机食品认证日益流行的情况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专家认为,对格红茶的需求在传统的茶叶市场—前苏联国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相当大的优势,虽然这种茶不如斯里兰卡和印度同品种茶品质高,但其在独联体国家知名度和需求量仍超过其它所有茶叶品种,如引进先进国际加工设备、技术及质量检测标准,逐步恢复格鲁吉亚茶叶传统生产工艺,加之格政府优惠扶植政策,相信曾经被格鲁吉亚人民引以为自豪的本地茶叶定会继续飘香在6.9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