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重阳节饮菊花茶的习俗
下一主题:全方位解析古代斗茶风
喝刮碗茶时,不能拿掉上面的盖子,也不能用嘴吹漂在上面的茶叶,而是左手拿起茶碗托盘,右手抓起盖子,轻轻地"刮"几下,其作用一是可刮去浮起的茶叶等物,二是促使冰糖融解。刮盖子有些讲究,每刮一次后将茶盖呈倾斜状,用嘴吸着喝,不能端起茶盅接连吞饮,也不能对着茶碗喘气饮吮,要一口一口地慢慢饮。主人敬茶时,客人不须客气,更不能对端上来的茶一口不饮,那样会被认为是对主人不礼貌、不尊重的表现。回族人认为,喝刮碗茶次次有味、次次不同,且能去腻生津,滋补强身,是一种甜美的养生茶。
回族人以刮碗茶待客时,也特别注重"轻、稳、静、洁"的饮茶礼节。"轻"是指冲、刮、喝要轻,不得出声。"稳"是指沏茶要稳要准,落点准,似"蜻蜒点水",不溅不溢、不漫不流。"静"是指环境幽雅,窗明几净,无干扰,无噪音,凝神品味。"洁"是指茶碗、茶水清洁卫生,一尘不染。回族的茶谚说:"吃油香要掰,喝盖碗要刮".回族人吃油香要用手掰开,一小块一小块地吃,忌囫囵吞咬,不然为不懂礼貌。而喝茶时要用碗盖一下一下地慢慢"刮"动,使茶叶和佐料加速溶解,让汤汁尽快变温,喝时不烫嘴。回族茶谚又有"一刮甜,二刮香,三刮茶露变清汤"之说,这是说,"刮"第一遍时,只能喝到最先溶化的糖甜味。"刮"第二遍时,茶叶与佐料经过泡制,香味完全散发,这时味道最佳。而"刮"第三遍时,只剩下茶叶淡淡的汤色,只能起到解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