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临沧茶的不解之缘
发布时间 2013-01-24 浏览 24658 次
写到:“距石洞寺不远有个灵应山寺,也是一座道观,里面的梅复祉道长已经82岁了,她19岁就在这里修行,她说:‘过去寺里有茶山,我们自己揉茶,除了留下待客的,其他背到街上去卖。解放后归生产队了。’老道长一个人住在寺里,虽然年纪大了,但身体很好,每天还要写写画画经文。在大殿的走廊上,同样也有一张茶桌,上面摆着几十个杯子,是为香客们准备的,看来这应该是寺院的规矩了。从老道长这里了解到凤庆的寺院过去都种茶的,这山上的茶原先就已是满山了。”清咸丰七年(1857)左右,云州(今临沧云县)士绅刘有培到太平寺游览,有诗一首,诗名《游太平寺》(全诗载入《顺宁县志》中),诗的后四句写道:好烹春茗烧火叶,贪看秋花绕翠林,风送泉声兼竹韵,并来禅院助清吟。可见这时候,“禅与茶”不仅仅只在寺院传承,还在世间百姓中流传。据说圆悟克勤禅师曾提出“禅茶一味”之后,禅与茶便形影相随,并赋予茶一种崇高的使命,就是由一片小小的茶叶,承载起了人的一种文明并指导人们思考着生和死、心和色、思维与存在等根本问题。由此,一碗茶水就不再是一种生理需要的饮料了。禅就是茶的翅膀。因为茶的本性是冷静的、思索的、理智的。在一年四季变化的大自然中,成片的茶树永远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人们在一叶一芽中看到了希望,得到当下的宁静,这就是一种禅意。而临沧,这片澜沧江畔神奇美丽丰富多彩的土地,这片世界茶叶原生地之一的土地,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遍布山山水水的大叶种茶,更有有建于清代道光年间,集建筑、雕刻、绘画为一体的云南民族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代表建筑之一的广允佛寺。这一切,似乎向世人述说着这里就是“禅与茶”结缘的又一神圣之地。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