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回族的茶文化、习俗与
下一主题:广东的特色茶文化
整个社会对于茶的喜爱刺激了茶叶的发展,茶叶的发展也反过来刺激了社会的进步。文人雅士借助饮茶带来的灵感对那个时代的文学艺术、吟诗作画产生深远影响,普通百姓也借助饮茶丰富了社会习俗。
就茶叶发展本身而言,宋代斗茶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唐人爱茶,但尚未上升到"斗"的程度。斗茶首次倡导茶叶评判,并树立了色、香、味三个标准(蔡襄在《茶录》中予以总结),这和现代茶叶色、香、味、形的评茶标准基本相符;斗茶还促使了花茶的出现。
宋代制茶要经过蒸、榨等工序,为了弥补由此而产生的香气、滋味不足,建安茶农在加工过程中,或加入了龙脑,或者在品饮时放入珍果香草,以增进香气滋味。尽管这种制作工艺与现代花茶的加工方法虽有本质上的区别,但茶史学者一般都将其称为我国花茶加工生产的萌芽时代。
宋代斗茶后传入日本,称为日本茶道的重要一部分。据日本茶史《吃茶往来》记载,日本斗茶初期,以辨别"本茶非茶"为主。这是受中国宋代斗茶中的辨别皇室专用的北苑茶(贡茶)和其他茶(非贡茶)的影响。
日本斗茶将宋代的斗茶大大升级,更加游戏化、系统化、复杂化。除本茶非茶斗茶法之外,还进行"四种十服"的斗茶。所谓"四种十服法"是指通过斗茶分辨出四种茶,其中三种在斗茶开始之前可以品尝一下,也可以说是练习一下,唯有第四种茶不能事先练习,在十次品尝过程中三种茶反复出现,而第四种只出现一次,最后看谁在十次品尝过程中分辨出哪种茶的次数多。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斗茶的冠军,可以得到从中国进口的文房四宝奖品。模仿宋朝人吃茶,并夺得来自中国的文房四宝奖品,在当时的日本是一件风雅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