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三炮台碗子",指的是喝茶的器皿,由盖儿、茶盅、托盘三件组成,故名"三炮台".这些茶具在描写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中,常常出现在那些名门望族的几案上。但在河州,不论城里乡间,一般家庭都备有几幅比较象样的"三炮台".用夜光杯的原料研制的"三炮台"是珍品,其次是"景泰蓝"的,再就是景德镇的出品,"蓝山水"最受欢迎,讲究泥细质薄,沏上茶从外面就能瞧得见的。据传,"三炮台"本为宫廷专用,因为河州人多有在天子身边谋事者,皇帝特赐河州人用之。
河州人喜欢喝云南绿茶,最讲究春尖茶和下关沱茶。既有茶的淳香,又有苦头,方称得上是好茶。有"苦茶"、"三香茶"、"五香茶"之分;"苦茶"只泡茶叶,晶赏茶的纯味和苦香;"三香茶"除茶叶外,再加上桂元、冰糖;"五香茶"是在"三香茶"中再配上杏干、葡萄干或红枣,苦中有甜,甜中有酸,很是好喝。旧时,河州人也喝茯茶和松州茶。"订茶"中所指的茶,便是男方送给女方的订婚礼中,两块茯茶是必不可少的,到如今,这种习俗仍在乡间保留着。茯茶是熬着喝的,把茶叶放入四、五个比拳头还要小的沙泥罐里,配之以青盐、椒粉、姜粉等佐料,置于火炉上温火煨滚,再倒入茶盅,慢慢品味,称之为"罐罐茶"或"熬茶",相当于福建人品"功夫茶"."松州茶"用来炖制奶茶,也放青盐、椒粉等佐料,可除去牛奶的腥味,很是好喝。奶茶本是藏族的喝法,因河州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带,受到藏族生活习惯的影响,也喝奶茶。
河州人把饮茶称为"刮碗子".泡茶用的水,必须是"牡丹花开水",即水滚沸得如同盛开的牡丹花一样。泡茶的第一水一般都要倒掉,以便除去茶叶等物中的杂质。"刮碗子"又分"急刮"和"慢 刮"两种;所谓"急刮"就是手头还有活计要干,或有要事急着出门办理,没功夫等着茶叶慢慢败下来,因此用茶盅盖不停地刮,使茶叶不停地翻滚,过不了一会,这盅茶便淡如清水,刮碗子者既能解渴过瘾,又不会浪费了茶叶。"慢刮"是在闲暇时品茶,一杯茶只喝一两口又要添满,或一边看书,或一边听曲,或跟客人聊天,或独自养神,一个碗子可以整整刮它几个钟头,仿佛要让那茶的醇香渗进四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