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品种结构是关键
近期,在武平举办的绿茶大奖赛上,获得茶王称号的“梅占”扁形茶和“福鼎大毫”炒绿分别以2.58万元/100克、1.21万元/100克的高价成功竞拍,这是该县不断优化品种结构,促进名优茶开发生产的成果。
过去,武平绿茶由于品种单一,且没有自己的特色,所以知名度小,价格低廉。为改变这种状况,近年来,武平大力引进名优茶种、高尖茶叶生产技术和人才,推进了名优茶开发生产。目前,武平绿茶产品已经由单一的炒绿茶发展为条形炒绿“梁野香”、扁形炒绿“梁野翠芽”、螺形炒绿“梁野雪螺”、烘青“毛峰”、青茶“高山铁观音”等名优武平绿茶系列产品,这些茶品种齐全,档次丰富,连续多次被省、市茶叶鉴评会评为“名优茶”,打响了“武平绿茶”品牌的知名度,迅速赢得了市场的认同。
科技服务建设品牌
走进武东乡仙岩茶叶有限公司的茶山,我们看到面积1100多亩的茶园翠色欲流,谈到仙岩茶叶为何能顺利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时,这家茶企业的负责人朱田祥高兴地说:“这多亏了我们与省农大郭雅玲教授签订了技术服务合约,是郭教授经常下来指导的结晶。现在我们正在郭教授的带领下申请省著名商标。”
为了提升茶叶品质,突破加工方面的瓶颈,该县与科研院校建立科研项目合作,开展武平绿茶关键技术研究,在桃溪镇成立茶叶科技研究所,这是全省唯一的乡镇级茶叶科研机构,成立了茶叶协会,为茶农提供种植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引导茶企业统一制作标准、规范经营,走产业化、标准化道路,增强武平绿茶市场竞争力。据了解,今年1至5月,该县聘请省、市、县茶叶专家举办了培训班30多场次,培训茶农600多人。同时,该县高度重视茶叶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三品”认证工作,专门制定了“三品”认证奖励政策,农业部门无偿提供规划、生产和加工等全程技术服务,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目前,该县共注册茶叶商标15件,其中6件获得市知名商标,2件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证,“武平绿茶”地理标志也于今年4月份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审核通过。
茶事活动推广品牌
好酒也怕巷子深。为了把武平绿茶推向市场,从1983年起,该县每年都举办“武平茶叶品质鉴评会”,同时,制定补助政策,对参加茶事活动获奖品牌给予补助。近几年,武平绿茶连续被省、市茶叶鉴评会评为“名优茶”,在国际茶博会、茶文化交流会等活动中也多次获奖,充分展示了武平茶叶风貌,丰富了武平茶文化内涵,提升了“武平绿茶”品牌的知名度。该县还对在武平境外开设武平绿茶专卖的商铺给予补助,为武平绿茶走出武平奠定了基础。如今,武平绿茶的专卖店开到了北京、浙江、上海等地,武平绿茶畅销香港、法国、美国及京、沪、粤、闽等国内外市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销售网络。目前,该县年产茶叶超过2000吨,产值超过亿元,全县绿茶产业受益人口从08年前的15%增加到35%,茶叶产业已经成为了该县“兴县富民”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