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环境优良转变 茶叶质量安全保障
茶产业要发展,关键在于要有良好的产地优良环境和茶叶质量安全保障。洪雅县先后颁发了《关于绿色食品产业农业生产资料管理的通告》,制发了《洪雅县建设无公害示范县和绿色食品基地的决定》,出台了《关于扶持绿色食品开发的优惠政策》以及《洪雅县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管理试行办法》,为标志农产品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停止审批对环境有污染的项目,在茶叶主产区,关闭了“三废”污染企业上百家,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复配制剂96个品种,单质化肥品种17个;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在划定的AA级绿色食品生产区全面禁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各类激素等。发展沼气池2.2万口,推广“猪(牛)―沼―茶”能源循环利用模式。全面改善了农产品产地环境,达到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标准要求。农残检测室的建立,农残检测设施的配备,完善了相应的检测体系,从源头保证茶叶质量,使茶叶安全质量评价有据,确保基地生产的鲜叶符合要求。洪雅县农业局根据日本和欧盟新标准作出了《茶园许可使用农药通知》;建立起县、乡、基地三级病虫害测报网络,病虫害测报和防治及时,实现了全县所有颁证的绿色食品、有机茶出产的鲜叶达到相关要求。仅2008-2009年,洪雅县植保站农残检测室先后在8个茶叶主产区抽样检测近30批次,共检样品460个,合格样品448个,合格率达97.5%。尚林、雅雨露、松潘茶厂等龙头企业,坚持在产地环境达标的产区建基地,原料基地实行合同订购,联户联保,分批抽样,及时送检。
茶叶加工精深发展 生态品牌不断提升
近年来,洪雅把扶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破解茶叶产业难题的突破口和有力抓手,出台了一系列土地、税收、贷款等优惠政策,极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有力地推动了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了洪雅茶叶的市场竞争力。2007年8月,成功引进四川尚林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落户洪雅,以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提取分离纯化技术为依托,致力于开发儿茶素、茶黄素、茶氨酸等茶叶精深加工产品,应用到食品、保健品、天然药物、化妆品和日化用品领域。其核心技术体系的应用,将有力地推进以传统茶叶加工的产业升级,以高新技术为纽带把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有机地结合,推动洪雅茶产业发展进程。
凭藉优良的产地环境,人文、历史背景,洪雅深入挖掘茶文化内涵,将茶产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打造出青杠坪休闲观光茶园,推出茶区乡村游;通过茶文化、茶会展、茶艺馆业等的发展以及各种形式的品茶宣传等活动,使“道泉”、“总岗山”、“尚林”、“雅雨露”、“玉岚春”等生态茶叶品牌声震茶界。去年7月,四川尚林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承办了2008眉山“道泉茶叶杯”全国象棋明星赛。此外洪雅还通过多次组织人员参加上海、南京、苏州、成都等地的农产品展销会、推荐会以及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使洪雅茶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目前,洪雅有无公害茶叶产品5个,绿色食品茶叶产品2个,有机茶产品4个。
洪雅农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到2012年,全县茶园在地面积要达到20万亩,茶叶产值达到5.38亿元,建立健全茶叶信息,市场网络,新增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2万亩,有机茶基地5万亩,茶叶农标志产品总数达到12个,新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12个,建设万亩以上茶乡8个;我们成立了推进茶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保障茶产业发展技术攻关小组,通过努力,把洪雅打造为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茶叶产业特色强县,这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原题为《洪雅:依托生态优势资源 推动茶产业做大做强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