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津止渴。《本草纲目》中说:"茶苦味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唐《本草拾遗》亦云:"止渴除疫,贵哉茶也。"尤其是在夏天,茶是防暑、降温、除疾的好饮料。
(4)消食解酒。饮茶能去油腻,助消化,逢年过节,加菜食荤,泡饮一杯浓茶,便容易化腻消食。这是由于茶中含有一些芳香族化合物,它们能溶解脂肪,帮助消化肉类食物。我国边疆一些以肉食为主的少数民族深明此理,他们说:"宁可一日无油盐,不可一日无茶饮。"茶之所以解酒,是因为茶叶中的咖啡碱能提高肝脏对物质的代谢能力,增强血液循环,有利于把血液中的酒精排出体外,缓和与消除由酒精所引起的刺激。因此,在酒后泡饮好茶一杯,有助于醒酒和解除酒毒。
(5)杀菌消炎。实验证明,茶叶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以及病毒等都有抑制作用,这是因为茶叶中的儿茶素和茶黄素等多酚类物质会与病毒蛋白相结合,从而降低病毒的活性。茶叶浸剂或煎剂,对各型痢疾杆菌皆有抗菌作用,其抑菌效果与黄连不相上下。
(6)降压、抗老防衰。茶多酚、维生素C和维生素PP,都是茶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这些有效成分能降脂、降血压和改善血管功能。据《国外茶叶动态》报道,有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饮茶治疗临床实验,能在5天之内使血压恢复平常者有50例。一般认为:从降血压说,绿茶疗效优于红茶。茶的抗老防衰作用,是茶叶中含有的维生素E和各种氨基酸等化学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日本,据说"茶道"人士多长寿,而且气色好、皮肤润,这与他们经常饮茶有密切关系,故日本有人称"茶叶是长生不老的仙药".
除上述作用外,茶叶还具备不少保健、医疗作用,因此,坚持经常喝茶,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喝茶也还必须讲究方法,懂得科学饮茶。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要根据不同的体质、年龄以及工作性质、生活环境等条件,选择不同种类的茶叶,采用不同方式饮用。从体质方面看,身体健康的成年人,饮用红、绿茶均可;老年人则以饮红茶为宜,可间接饮一杯绿茶或花茶,但茶汤不要太浓。对于妇女、儿童来说,一般以淡绿茶为宜,儿童还可提倡晨起以茶漱口。少女经期前后,性情烦躁,饮用花茶可疏肝解郁、理气调经;更年期的女性,也以喝花茶为宜。孕期适当饮用绿茶有好处,因绿茶中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锌;产妇在临产前,宜饮红茶,如加红糖更好。患有胃病或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以喝红茶为好,不宜多喝浓绿茶。有习惯性便秘的,应喝淡红茶。睡眠不好的人,平时应饮淡茶,且注意睡前不能饮茶。对于心动过缓或窦房传导阻滞的冠心病人,可多喝点红、绿茶,以利于提高心率。患有前列腺肥大的人,宜喝花茶。手术后的病人,宜喝高级绿茶,以利于伤口愈合。从工作性质来看,体力劳动者,军人、地质勘探者、经常接触放射线和有毒物质的人员,应喝些浓绿茶;脑力劳动者也应喝点高级绿茶,以助神思。
其次,要重视泡茶用水。泉水甘冽,质清味美,因此,饮茶用水以泉水为上。泉水泡茶最佳,江河水又何尝不美。大诗人白居易曾写诗赞赏江水煮茶,诗曰:"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但江河之水,近市镇和工矿区易受污染,最好到远离市镇和工矿区的地方汲取净水。此外,井水亦可泡茶,有些井水的水质也很好。但井水在地层流动中溶解的物质较多,硬度较大,一般属硬水;而且井水不见天日,与空气接触少,水中溶解氧和二氧化碳气体也少,泡茶不够鲜爽,因此,茶圣陆羽说井水泡茶为下。池塘水,水量少而不流动,污染后难以自净,水质往往较坏,用它泡茶最差。
再有,要讲究科学的冲泡方法。饮茶最好用茶壶冲泡,然后再将茶汤倒入茶杯中,这样,不仅有利于茶香的保存,而且还能节省茶叶。用茶杯直接泡茶,容易使茶香散失,茶汤是先浓苦后淡薄,影响饮茶效用。饮用一般的红、绿茶,每杯用茶3克左右,200毫升沸水冲泡三五分钟,即可饮用。但一些名茶则有特异的泡法,如福建乌龙茶,头一泡要随泡随饮,冲泡第二次时间稍长,一分钟左右,以后随着冲泡次数延长些,但不能过长。
茶叶作为饮料供人食用,历史悠久,但用作茶浴却是近年的事。茶浴,实际上是药浴的一种。溶于浴水中的各种茶叶的有效成分,通过皮肤毛细血管的吸收进入体内,有些茶叶有效成分可随蒸汽蒸发,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协同发挥茶浴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用茶水洗浴,有益健康。因为,茶叶含有鞣酸、咖啡碱和芳香油,可以帮助清除污垢与体臭,浴后使人精神爽快,疲劳顿消。茶叶还含有单宁酸和脂多糖,常看电视的人,或长期在烈日下工作的人,经常用茶水洗浴,有助于防御光辐射对皮肤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