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茶马古国道在陕西
发布时间 2014-04-15 浏览 25678 次
,码头熙来攘往声,与渡口竞度之声相酬答,呈现热闹无比的局面。”

  凤县因转输茶叶而形成“每当黄昏时节,更是热闹非凡,轿抬、滑竿、驴驮、马载、客旅往来,熙熙攘攘”的街景。茶叶过载,还使凤县形成独特的市场风貌,即每年秋冬,青海甘肃驮盐茶的骆驼、马帮,到双十铺后,卸下盐包,骡马歇住客店,骆驼就歇在河滩,驼客在河滩用自带的铜锅,挖坑埋锅造饭,他们没有擀面工具,把和好的面用手揪到锅里煮熟吃,至今双十铺人还把吃厚面片叫“骆驼客饭”。

  这一茶马交易的经济活动和围绕茶叶产销形成的市场主题文化,是历史留给陕南最好的经济文化遗产。

  李刚分析,西南的两条茶马古道之所以知名度高,是由于藏、川、滇三地十分重视,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末,云南青年学者首先提出学术命题,并在1990年夏秋季徒步100天实地考察。后来,国家旅游总局、西藏自治区旅游局把西南“茶马古道”的旅游规划、开发纳入其“十五”总体规划中。2002年6月,藏、川、滇三地又在昌都举行“茶马古道”学术考察研究活动。2005年,由中国民族音像出版社、西藏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云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影视部等单位联合出品的23集大型民族题材电视连续剧《茶马古道》,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段播出。与此同时,一支由43人赶着120匹骡马的庞大马帮,驮着普洱茶叶,重走茶马古道,沿途宣传云南茶文化。这些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陕西的茶马古道从历史文化上讲,一点儿不亚于西南茶马古道,我们更应该重视。”李刚发出感慨。

  开发前景广阔

  李刚认为,在全球兴起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旅游热潮中,重建“茶马古道主题文化”,形成以茶马古道为主题的陕南整体市场文化印象,拉动整个陕南绿色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引领陕南经济发展突破口和推动作用。

  只要以“茶马古道”为主线,将文化遗产整合在一起,形成珠串般富有陕南文化特色的“茶马主题市场文化”,就会给陕南的青山绿水赋予更加浓郁的人文色彩,使秦岭巴山的苍山滴翠与汉江的渔舟晚唱交相辉映,使汉江夕阳的自然景色与茶歌飞扬的人文景观交相唱和,烘托出一幅极具吸引力的秦巴文化场景。古道本身的历史、文化韵味且不说,光是沿途村寨的地域、风光、民俗、文化差异,就能吸引不少人。这一路有山、有水,有洋县的朱鹮,有城固的大熊猫,还有古树、古茶、古镇、古船、古路、古歌,定能吸引全国的眼球,形成风格独具的“茶马古道文化”旅游热线。

  重建陕南“茶马古道文化”,会使陕南茶文化走向中亚、西亚,与中东和欧洲相连接。因为饮茶在中亚、西亚,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同时,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茶马古道”为主线,整合沿途各县的茶叶生产力量,培植互为犄角的陕茶名牌产品集群,形成陕南产业产销的规模效应和市场优势,对于带动沿途各县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巨大的经济意义。

1  2  3  4  5  6  7  8  9  10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