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伟端 陈小阳 通讯员 陈德进 颜志清 文/图
制茶大赛
首次以合作社为单位
8月3日—4日,在安溪祥华乡,一场以“党建强社 合作富民”为主题,以全县示范茶叶专业合作社为单位的制茶大赛上演。活动由中共安溪县委组织部、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主办,县农业与茶果局和祥华乡党委、政府承办。
根据活动安排,参赛选手经抽签选定初制场所、茶机具后,在同等条件下、同一时间内进行比赛,独立制茶。来自全县县级以上茶叶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及17个建立党组织的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党员社员、茶王社员,共44位制茶能手,在祥华乡新寨村仙踏石茶叶专业合作社初制加工厂房内,进行着晒青、晾青、炒青等操作,演绎安溪铁观音“十八般武艺”, 沉稳细腻地“创作”安溪铁观音好茶。茶样出炉后,由专业技术人员及制茶工艺大师代表组成的专家评审小组对各参赛选手的茶样进行审评,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等名次,由主办单位对获奖选手进行表彰。据介绍,一等奖获得者为祥华乡仙踏石茶叶专业合作社詹建华,二等奖获得者为祥华乡创兴茶叶合作社詹良华、福田乡金仑茶叶专业合作社陈艺坤。
这几年,安溪的茶叶合作社不仅提供了大量茶叶原料,还助推制茶水平和农村组织架构的提高。安溪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苏松炎说,茶叶合作社里面的一些制茶能手是安溪农村发展和茶产业发展的带头人,通过举办合作社制茶比赛,使他们得到了一个交流技艺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制茶水平,并由他们带动合作社的其他茶农制作好茶,带领茶农致富。
家庭成员组队参赛角逐茶王
5日,在“中国茶叶第一镇”——感德,首届“安溪铁观音幸福家庭制茶大赛”举行,本次活动由泉州市计生协会、安溪县茶业管理委员会、中共安溪县委宣传部主办,安溪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安溪县计生协会、感德镇党委政府承办。据介绍,活动最大的亮点在于参赛者以家庭户为单位,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妯娌……这些参赛选手是从感德镇22个行政村中遴选出的22组参赛代表。
上阵父子兵,该镇槐东村制茶师傅陈皆德从竹匾中捧起一把茶叶,叫高中毕业回乡学茶的儿子陈山林查看“走水”程度。对于携同儿子参加比赛,陈皆德乐呵呵地说:“茶叶让我们一家生活富足,得代代传下去。”该镇槐杨村张梅花、汪琴英妯娌的靓丽身影更是成为赛会的焦点。妯娌俩先后嫁入槐杨陈家,陈家两兄弟跟随安溪20万茶商大军,到全国各地销售茶叶。妯娌俩不但把家中茶园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善制好茶。每当茶季结束,妯娌俩都把好茶寄往陈家兄弟所在的城市,诸多爱茶人时常夸奖起陈家兄弟的“贤内助”。
经过角逐,陈皆德父子获得比赛第一名。6日,参赛家庭又汇聚到感德铁观音制作技术研究会,探讨铁观音制作技艺。
感德镇镇长陈志明说,以家庭为单位参加制茶比赛,不仅可以让家庭成员间互相学习和交流,还有助于构建和谐家庭。
淘汰式培训
茶叶高级技能人才
据苏松炎介绍,今年安溪县委组织部还与泉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安溪县首届茶叶高技能人才培训班”。此次培训一改以往的模式,将218名茶农送进全国茶业最高学府——安溪茶学院,送进茶业名企,开创了茶农接受专业培训的先河。
安溪龙涓茶产业发展研究会烘焙组组长告诉记者:“这回培训内容十分丰富,既有知名茶叶专家的专题讲座,又有科学系统的理论教育,我们还到龙头茶企交流参观、了解市场需求。”培训期间,所有参加培训的茶农无需负担任何培训费用。上课、考试、下乡……茶农和真正的大学生一样,理论结合实践,课程十分繁忙。此次培训采取了分级淘汰培训,从中级工到高级技师逐个层级选拔,成绩合格者方能进入下一阶段的更高层次培训,这在泉州市各类培训中尚属首次。不仅如此,所有学员要把学到的理论用于茶叶制作,成品需由专家进行评鉴,成绩合格者方能获得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经过4轮淘汰,最后脱颖而出者将成为茶叶高级技能人才,由泉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证书。
此外,今年安溪县还举办十佳制茶能手比赛、青年制茶能手比赛、党员制茶能手大赛、大学生制茶能手比赛、茶叶初制大赛、茶叶审评烘焙大赛等,多层次培育制茶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