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传统,空调要不要使用?使用空调与否是不是界定传统铁观音和非传统铁观音的标准呢?张天福在《福建乌龙茶》一书中介绍,安溪铁观音一等品:外形壮实,卷结,沉重;色泽砂绿、油润;香气高强,“音韵”明显;滋味醇厚、甘鲜,汤色金黄,明亮。“从这个角度看,发酵程度才是判断茶叶是不是传统铁观音的主要标准。”县农茶局高级农艺师杨文俪认为。
坚守传统制茶工艺开创未来
感德镇槐阳村制茶能手杨福明16岁开始制茶,从经历没有空调到制茶过程中使用空调,至今已有26年。他认为,全球气候不断变暖,我县也不例外,霜冻天气越来越少,以前天气太冷有时还怕茶青“冻死”,要给茶青盖被单,促进发酵。现在,制茶的自然气温比以前高,如果没有适合制作传统茶的北风天,只能依靠空调辅助才能做成“正炒茶”。
杨福明介绍,因为“正炒茶”对做青技术要求也高,要在短时间内促进茶叶发酵,以炒制茶叶,空调的调节与控制尤为关键,只要其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做不出好茶,而变成低档茶。因此,一些制茶技术一般的茶农不愿意铤而走险,转而去做劳动强度和风险都较低的消青茶或酸香茶。
“有适宜制茶的自然气候条件,一定要加以利用,没有的话,再用空调。夏、暑茶可以使用,春茶适当使用,秋茶基本可不用,还要结合局部产区的海拔与温度差异来使用。”杨文俪认为,利用适宜的天然气候,生产出回甘度高、滋味淳厚、易保存的高端安溪铁观音,固然最好。但近年来,不良气候比较多,使用空调,操作得当,可提高茶叶制优率,但必须遵循一个原则:一定要按照安溪铁观音传统制茶工艺的原理来运用。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铭铭在《安溪铁观音人文状况调查报告》文中指出,安溪传统的制茶技艺与省时、省力、省心的现代技术之间的矛盾,是我县茶产业必须直面的话题。只有在坚守与传承的前提下发展现代化茶业,才能把传统带向未来。
自然晾青 空调晾青
(传统茶) (消青茶)
干茶
叶底
茶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