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奕哲在武夷山认养的茶园位于九曲溪上游,海拔近1000米,没有被过度开垦,因为茶山原本的生态环境好,试验的第二年,茶树就渐渐适应了自然农法,今年已是茶树认养的第五年。近日,刚从武夷山考察回到福州的蔡奕哲告诉记者,茶农诚实守信,一直踏踏实实地按照自然农法在种茶,茶产量已经恢复到采用惯行农法时的七八成,茶山保育的前景可期。
“自然农法行得通,如果茶农们年复一年地坚持下去,茶山必将越来越健康,种出的茶也一定会是干净无污染的好茶。”对于推广茶山保育计划,蔡奕哲满怀信心。
记者手记:茶山保育,将“金山银山”埋在未来
福建是著名的茶产区,过去曾有一些地区因过度开垦茶园,而导致茶山水土流失,既影响了茶叶产量,也给周边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性影响。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致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已成为各界积极关注的课题。以蔡奕哲为代表的台湾茶人,在武夷山开展以自然农法保育茶山的有益试验,为如何处理生态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启示。
然而,在试验过程中,蔡奕哲们经受着双重考验。一方面,保育茶山不可避免地会对茶叶收成造成影响,他们必须面对产量锐减给茶农带来的心理冲击;另一方面,茶农参与茶山保育计划后,能否真正达成观念转变,能否坚持以自然农法来延续茶叶的优良品质,尚有待观察。
近年来,武夷岩茶升值较快,目前市场上的茶叶价格几乎快超过当年实施茶山保育计划时预定的高价。如果茶农急功近利,实施茶山保育计划的后续部分则十分困难。而要让茶农安心坚守自然农法,长年坚持有机种植,不仅要给予经济上的补助,更重要的是要让“生态美”的理念在他们心里扎根。因此,要达到这一目标,类似台湾茶山保护协会这样的民间组织,还要继续引领有志之士拿出金钱与时间,来进行茶山认养与陪伴种植,带动这一有益试验的推广与深化。
虽然通过认养茶园来获取好茶要付出更多的金钱,陪伴茶农种植也要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但蔡奕哲认为,保护茶山、保护环境是将“金山银山”埋在了未来,给子孙后代留下了“生存”的事业,因此保育茶山人人有责。武夷山茶园只是蔡奕哲试验的第一站,他希望两岸携手,有更多的人普及推广类似茶山保育计划这样的新理念,在更大范围内保护土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