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茶人武夷山推行"自然农法"茶山保育计划
发布时间 2014-09-03 浏览 23927 次
台湾牵头创设了茶山保育协会,应者云集。“这个计划的产生与我的经历有关。”蔡奕哲告诉记者,自己少时肠胃虚弱,一喝茶就腹泻,只能望茶兴叹。“大二那年,一位师兄拿来一泡茶,对我说‘这茶你喝了保准没事。’”他斗胆一试,果然如此。那是蔡奕哲平生第一次享受到喝茶的乐趣,由此他爱上了喝茶,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

  后来,他得知师兄的茶产自南投县一小块以古法种植的茶园,没有施加任何农药、化肥,唯有这么干净自然的茶,他脆弱敏感的肠胃才能接受。蔡奕哲连忙问师兄这样的茶能不能买到,师兄笑道,此等种法,茶叶基本上都被虫子吃光了,收成极少,所剩的茶自家人喝都不够,哪里还有得卖?

  蔡奕哲说,有一回他到阿里山地区的茶产地旅游,晚上睡觉时都不敢开窗户,因为外面农药的味道熏得人难以呼吸。由于台湾平地稀少,农户们纷纷走上高山开垦农田,高山农田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而污染严重,曾有一度,台湾成了“毒岛”。

  身为电机工程师的蔡奕哲决定转行,以茶山保护为业。他开始深入台湾各茶叶产区考察,到茶农家探访,钻研茶产业方面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在利益的驱动下,为了追求产量,有些茶田打着有机的名义却仍然施用农药化肥,一些不良厂商也在全岛“有机种植”的响亮名声之下浑水摸鱼,牟取暴利,这种情况必须坚决叫停。如何既少破坏环境,又保护农民生计,同时还能让大家有安全茶可饮用?经与农业专家研究讨论,蔡奕哲决定团结一批良心茶人,在岛内倡导自然农法,并与茶农合作推广“认养+陪伴”的茶山保育模式。

  自然农法与喷洒农药的惯行农法不同之处在于,只对茶树施用农家肥,绝不用任何化学肥料;采取人工除草的方式,禁用各类除草剂;不靠农药杀虫,让茶树顺应自然规律“自生自灭”。“我跟茶农朋友说,你爷爷那一辈怎么种茶你就怎么种茶,那个时候就没有化肥农药可用。虫子吃剩下的茶叶就是我们的,不求产量只求质量。”蔡奕哲认为,通过几年的土地净化,茶虫的天敌自然会出现,届时生态系统将得到修复,达到平衡。

  但是这么一来,虫害肆虐,茶叶产量必然锐减,为了保证茶农的收入,激发他们持续保育茶山的积极性,蔡奕哲组织发动一批与自己志同道合的茶友拿出钱来认养茶山,陪伴茶农一同种茶。由于常年到武夷山收茶,蔡奕哲与当地一些茶农成了好友,经过评估和沟通,2009年,他集结25位台湾茶友跨海认养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的6亩茶园,次年又集结茶友认养了台北近郊的一片茶园。

  所谓认养,就是以高于同期茶叶价格的高价预定一片茶园,然后让茶农按自然农法种茶。认养期为五年,其间,茶产量再少,茶农都会得到与采用惯行农法种茶时持平甚至略高的收益。认养者来自台湾的各行各业,其中不乏茶叶专家,蔡奕哲常常领着他们到茶园陪伴茶农们一起种茶,并向茶农普及有机种植的理念。此外,认养者还须参与除草及清理茶园等工作,在互动中加深与茶农的感情,建立互信关系。最重要的是,有了这样的“陪伴”,种植起来茶农会更有信心和底气。

  “采用自然农法的第一年最为艰难,抽离了农药化肥,不少茶树不适应,要么枯死要么半死不活,茶园里草长得比茶树还高,虫子吃掉的茶叶比留下的要多得多,叶型也变得很丑陋,茶产量不到原先的一半。最惨的是,台北的茶园,收获的茶叶不足三两,几乎全军覆没。”但蔡奕哲认为这是必然要经历的蜕变过程,后来再去茶园开展陪伴茶农的活动时,蔡奕哲会号召大家一起冲着茶树喊“加油”。“那场面很提气。”他说。

  蔡奕哲在武夷山认养的茶园位于九曲溪上游,海拔近1000米,没有被过度开垦,因为茶山原本的生态环境好,试验的第二年,茶树就渐渐适应了自然农法,今年已是茶树认养的第五年。近日,刚从武夷山考察回到福州的蔡奕哲告诉记者,茶农诚实守信,一直踏踏实实地按照自然农法在种茶,茶产量已经恢复到采用惯行农法时的七八成,茶山保育的前景可期。

 “自然农法行得通,如果茶农们年复一年地坚持下去,茶山必将越来越健康,种出的茶也一定会是干净无污染的好茶。”对于推广茶山保育计划,蔡奕哲满怀信心。

  记者手记:茶山保育,将“金山银山”埋在未来

  福建是著名的茶产区,过去曾有一些地区因过度开垦茶园,而导致茶山水土流失,既影响了茶叶产量,也给周边生态环境带来了破坏性影响。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致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已成为各界积极关注的课题。以蔡奕哲为代表的台湾茶人,在武夷山开展以自然农法保育茶山的有益试验,为如何处理生态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启示。

  然而,在试验过程中,蔡奕哲们经受着双重考验。一方面,保育茶山不可避免地会对茶叶收成造成影响,他们必须面对产量锐减给茶农带来的心理冲击;另一方面,茶农参与茶山保育计划后,能否真正达成观念转变,能否坚持以自然农法来延续茶叶的优良品质,尚有待观察。

  近年来,武夷岩茶升值较快,目前市场上的茶叶价格几乎快超过当年实施茶山保育计划时预定的高价。如果茶农急功近利,实施茶山保育计划的后续部分则十分困难。而要让茶农安心坚守自然农法,长年坚持有机种植,不仅要给予经济上的补助,更重要的是要让“生态美”的理念在他们心里扎根。因此,要达到这一目标,类似台湾茶山保护协会这样的民间组织,还要继续引领有志之士拿出金钱与时间,来进行茶山认养与陪伴种植,带动这一有益试验的推广与深化。

  虽然通过认养茶园来获取好茶要付出更多的金钱,陪伴茶农种植也要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但蔡奕哲认为,保护茶山、保护环境是将“金山银山”埋在了未来,给子孙后代留下了“生存”的事业,因此保育茶山人人有责。武夷山茶园只是蔡奕哲试验的第一站,他希望两岸携手,有更多的人普及推广类似茶山保育计划这样的新理念,在更大范围内保护土地资源。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