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绿茶和乌龙茶的不同品
下一主题:云南省迤西回族同胞茶
黔西南擂茶面:晴隆、普安一带在元宵、端午、七月半,家家户户均不可少,以晴隆碧痕区和普安地瓜区、青山区山寨最盛。先将糯米粉作成丸子,然后将茶叶、阴包谷(包谷煮熟后阴干),苏子或黄豆擂成粉末,用水稠成糊状,放入沸水中煮羹,根据各自的嗜好,另加食糖,或油盐,再放入糯米丸子,煮熟后一并食用。
威宁“罐罐茶”遐迩闻名,威宁“炉山香炉茶”可以与全国名茶媲美。
用威宁特制的一种沙罐,置炉山茶于其中,炒茶(待有微烟),盛水熬之,即成“罐罐茶”。威宁人几乎每家均有此罐,有的甚至有几只哩。客人到了山区农家,一罐一把茶,请君自行方便。威宁人喜欢吃牛羊肉,那油腻之物进了肚,不喝几杯酽茶怎么行呢?
这是谁想出这除去油腻的办法呢?传说,清雍正年间,回族武将哈元生带领回兵由陕西、甘肃经四川进入威宁。回族同胞的主菜是牛羊肉,食后甚觉口干舌燥。哈元生的府邸把熬茶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几经品尝,传之至今。
威宁原不产茶,追溯到明代初,是威宁驿道的开筑,奢香夫人把中原茶种传来。据《水西文史》载,奢香子阿溪陇弟《太学归》:“草海名洋坡星走,湄山香茶载月”,这“湄山”要不指威宁,就指湄潭。不管怎样,茶叶的种植已经从中原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