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国粹也时尚 深圳湾公
下一主题:少数民族的茶与婚俗趣
正月里佛事活动较多,因此,这时也是寺院集体供茶次数较多的时期。期间举行各种佛事活动后,“在午茶时,每人可获得一小块酥油,但不发给个人,而是派较年轻的低级僧徒分批去伙房打成酥油茶发给。分发时以三人为一单位,即以三份酥油打一小桶茶分给三人。在分茶时必须平均,如有剩余的茶则倒入茶桶内,由值班喇嘛监督着再分发给每人。”
日常生活中与茶有联系的佛事也有很多。藏族的老百姓喜欢将茶叶与经书等一起装进新塑成的佛像体内,然后请活佛开光,他们认为只有这样,佛像才会有灵气。向寺院及僧侣求各种“神物”时,一般都包括有茶;藏历新年或者是其它重大节日,人们习惯在神龛前摆上一些质量较好的茶砖。在拉萨的大昭寺,至今仍然珍藏着千年以前的陈砖茶,这些砖茶肯定是不能再用于熬茶饮用了,但它始终被寺院的僧侣们看作是护寺之宝而保存。
寺院的茶会,大概源于唐朝,相传是文成公主进藏时,把汉族的饮茶风俗带去,结合当地的生活习惯而逐渐形成的。茶会形成之后,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藏传佛教寺院茶会,是发生在19世纪中期由西藏的大喇嘛寺主持举行的一次大茶会。参加这次大茶会的人超过4000千,堪称世界茶会历史之最。
这次茶会规定每人只能饮茶两碗,这样供茶就达8000千多碗。熬制如此大量的茶水,用一般的小器具是无法完成任务的,当时使用的是直径约三尺,高约四尺的铜制大茶釜。大茶釜的外形就像一个大水缸,它的外围还装饰有四只铜环,这样看起来更加美观,而且便于运输。
与100多年前相比,现在一些藏传佛教寺院举行的茶会,形式更为多样,规模更加庞大。“西藏最大的茶锅仍存放在大昭寺,过去拉萨举行传召大法会时,近3万名僧人喝的茶要从三个地方供应。一上茶,几百个司茶僧人同时扛着大茶壶,穿梭于一排排盘腿而坐的僧人中间,这样浩大的供茶场面,记录了茶供的最高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