斟功夫茶要低、快、匀、尽,茶汤不宜斟的过满,农谚“茶七酒八”,过满会被视为欺客。品功夫茶有礼可言,品者须三口,若一口饮下,会被认为不雅。
六、虫茶
虫茶,也称为“花香蛾金茶”,产于湘桂边界的浔江与巫水一带和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境内,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虫茶是一种独特的喂养法,即像农家大米中常见的米蛀虫,将采回的茶叶去喂养,虫吃了茶叶后,排出一粒粒比菜籽还小的黑色虫屎,这就是所谓虫茶。
在湘南少数民族城步山区制作虫茶,是于每年的谷雨前后,姑娘和小伙子身背茶篓迎着朝霞上山,采摘茶叶嫩叶,运回家后,将茶叶堆放于桶内,然后隔层均匀地浇上淘米水,加盖保持湿润,待叶子逐渐发酵,腐熟后,散发出扑鼻的香气,放在阁楼上以引来成群的花香夜蛾蛀食产卵,生育繁殖。多天后,熟香的腐叶表面布满了夜蛾幼虫,不到三个月幼虫可吃完成堆的茶叶,同时排泄出“金粒儿”,约四五月份就可收集虫茶,将这些“金粒儿”剔除残梗败叶,晒干过筛,即成为“虫茶”。
饮虫茶时,先倒上一杯开水,然后将少量虫茶像放白糖一样投入杯中,开始浮于水面,缓缓下沉杯底,犹如云雾飘渺,吃上一杯虫茶,顿感味香,郁甘回味。
虫茶是苗家的传统饮品,不仅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而且还有清热解毒,健胃补脾,助消化,顺气解毒,散淤止痛的药用价值,常饮还可预防高血压、心脏病,深受人们的喜爱。
七、云南烤茶
在云南西部一些地方,有种传统独特的“烤茶”法,他们用一只砂质的罐子(质地类似常用的砂煲、瓦罐),先放在火上烤热。烤到一定程度,放入茶叶,让其受热,烤时要讲究技术,既不可让茶叶立即焦黄,又必须让它全面烤透。以文火慢烤,待茶叶发出一种扑鼻的焦香,即趁热取出,放入茶盅或茶壶冲以开水,这就是云南西部独特的烹茶法。
此“烤茶”还有一种高纺烹茶法,是在茶叶烤透时,直接把开水冲进热砂锅里,此时,干热的瓦罐即发出“滋%”的响声。云南人称之为“响雷茶”,也可说是烤茶中的“功夫茶”。
但此法必须有丰富经验和纯熟技巧才行,否则,瓦罐便即爆裂。
八、漆油茶
云南怒江一带的怒族群众喜饮一种“漆油茶”,好客的怒族同胞总以漆油茶招待以为上礼。如客人到家没能喝上口漆油茶,会被认为待客不恭而被取笑。
九、腌茶
云南山区的部分彝族人,喜饮“腌茶 ”,是将新茶叶放入灰泥缸内,用重盖子压紧,经数月后,即成一种独特香味的“腌茶”。
十、红糖油茶
傈傈族青年男女举行婚礼时,女方家都要给客人献上一杯“红糖油茶”,客人在饮“红糖油茶”之前,须先喝一杯苦浓茶,以预祝新婚夫妇同甘共苦,先苦后甜。
十一、土锅茶
哈尼族喜饮“土锅茶”,又以此专用招待客人,故又名待客茶,即是将盛有清水的土锅或土罐支列三脚架上,待锅内水沸腾时,再放入新鲜的老茶叶,要不断加水,至少煮二至三道,土锅茶味鲜而浓,初喝微苦,再喝回甜,饮后终身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