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还经常组织紫砂新人新作大赛、全手工制壶大赛、陶刻大赛等,鼓励他们采用传统手工技艺制壶。在这些比赛中,工艺美术大师们既是评委,更是老师。近年来,宜兴紫砂佳作频出。在日前举行的第五届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式上,宜兴紫砂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获得了2金、3银、5铜和6个优秀作品奖的好成绩。
搭建陶文化展示的载体和平台,是宜兴弘扬紫砂文化的另一重要措施。去年,总投资10亿元的中国陶都陶瓷商贸城在丁蜀镇开业,总体建筑面积达58万平方米,建有陶瓷文化街、茶文化街和古玩文化街,集旅游、购物、展销、演示、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目前已吸引了全国10大陶瓷产区的名窑、名陶和名瓷。陶瓷城的目标,是建设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陶瓷文化艺术和商贸专业平台。宜兴市副市长洪雅告诉记者,“相信随着功能的逐步完善,陶瓷城将越来越吸引全国的目光,成为宜兴陶瓷和紫砂对外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宜兴陶瓷行业协会的积极推动下,宜兴紫砂从业人员与我国其他陶瓷产区以及国际陶艺界的交流不断,进一步扩大了宜兴紫砂的影响力。2006年10月28日,在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与设计创新评比的开幕式上,国际陶艺学会代表、美国伊利诺大学教授鲍伯迪克森先生和美国中华陶艺学会会长周光真先生,分别向宜兴市授予了“中国宜兴--世界制壶中心”和“中国宜兴--世界茶壶之都”的牌匾,标志着宜兴紫砂这张地方名片走出了国门。
2007年,“宜兴紫砂”作为地理标志商标被正式确认。接下来,宜兴将集中力量打响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紫砂品牌,推出一批名人名企名品,努力在地理标识之外,打造好紫砂陶瓷作品的商标标识,树立起紫砂陶艺作品的品牌价值。
人们看到,宜兴紫砂,这棵古老的紫藤,并没有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刷中枯槁。相反,她的根越扎越深,她那充满生机的茎蔓正伸向世界各地,展现新的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