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的贡茶
发布时间 2009-07-03 浏览 24855 次

元代的贡茶

国有兴亡之运,而贡茶产地亦有盛衰之时。宋代推崇建安之御焙贡茶,而到了元代,宫廷贡茶的主要产地又转移到福建的岩茶产地--武夷山区。

  元代官府为督办贡茶,于大德六年(1302)在福建崇安县城南15公里的武夷山四曲建立“御茶园”,又称“焙局”。创建之初,建有仁风门、拜发殿、神清堂及思敬、焙芳、宜菽、燕宾、浮光等诸亭,附近还设有更衣台等建筑。

  元代宫廷,为什么又选择这里作为贡茶的主要生产基地呢?这里是中国武夷岩茶的著名产地。武夷山区平均海拔650米,九曲溪水迂回其间,有红色砂岩风化的土壤,土质疏松,腐殖质含量高,酸度适宜,雨量充沛,山间云雾迷漫,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岩泉终年滴流不绝。茶树即生长在山凹岩壑间,由于雾大,日照短,漫射光多,茶树叶质鲜嫩,含有较多的叶绿素。这使武夷岩茶独得天地之厚受,形成了它独有的特色和风韵。这武夷岩茶,早在宋代就闻名于世了。苏轼在咏茶诗里就有:“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佳。”是说宋代的两位福建路转运使丁谓、蔡襄早就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