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三)我国近代茶业改
下一主题:虎丘名茶为何泯灭?
尔后,山岩为岩主所有,岩主都是泉州和漳州的茶商,他们在各岩设厂,最多时达130多家。各厂由包头承制加工。他们于清明前到江西上饶等地招雇炒茶工,因此有“福建的茶叶,江西的技术”之说。按技术的高低和操作工艺协商确定工资,并预付全部工资的三分之一作为定金,其余在茶季结束后付清。是一种临时合同工形式。厂主对他们的人品、技术、才能多有了解,较长期保持着传统的雇佣关系。当时,曾有歌谣,描述岩茶采制工人白天采茶,晚上炒茶的工作情况:所谓“清明过了谷雨边,背起包袱到福建”。“想起崇安真可怜,半碗咸菜半碗盐,日日站在茶树边,三夜没有二夜眠”。工人们工作之辛苦,由此可见。
岩茶制造工艺,博采绿茶和红茶的精华,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独特的新工艺。
采摘:新梢“开面”适时开园,以3―4叶为宜。过嫩则香气欠浓,滋味微涩。过老则香气低弱,滋味淡薄,均不能形成岩茶固有的神韵。制造:较红、绿茶繁溽、严密,强调每道工序掌握适度。工艺流程为:晒青→晾青→做青(摇青或做手)→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