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波士顿毁茶事件触发北
下一主题:茶的发展
台湾有茶树之记载,早于荷兰人占据台湾时期(一六二四-一六六二年),荷兰人所写《巴达维亚城日记》一六四五年三月十一日之记事中,载有「茶树在台湾也有发现,似乎与土质有关,……」虽未载明发现之地点,但其所指之茶树无疑是指野生茶树,与清代文献所载水沙连之野生茶树应无相关,盖因荷兰人往南投水沙连方面的发展迟至一六五○年左右才开始。《赤崁笔谈》(一七三六年)载有「水沙连社茶在深山中,……每年通事与各蕃说明,入山焙制」,当时蕃界与平地隔绝,非经通事(理蕃官职)与之议妥,不得进入,由此观之台湾先民早已利用野生山茶焙制茶叶营贩。除了清代文献记载今之南投县内深山有野生茶树外,台湾光复后亦在嘉义县、高雄县及台东县深山发现野生茶树林,但仍以南投县的野生茶树林规模最大,台湾野生茶树多生长在海拔六五○-一五○○公尺之阔叶林内,其生长环境日照少,常有浓雾,台湾野生茶树大致可由芽色之不同分为两大类型,一为茶芽呈绿色或淡紫色(台湾山茶),另一类为茶芽呈紫红色(赤芽山茶),花朵均较栽培种小且两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