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篇
发布时间 2009-07-04 浏览 25936 次
之抑勒太甚,一则是山户和 商人互相忌嫉、抬价,以致使茶务“江河日下”,补救无从。严格说 ,陈炽分析我国茶业昔盛今衰的这三点理由,并无抓住根本;但其后 面提出的“补救”四法,却代表了当时社会上不少维新者的看法。其 补救第一法是“参用机器”,克服人工炒焙不匀的缺点;二是准设小 轮,江西、湖南需经鄱阳、洞庭之茶,可不受风雨之阻而免遭西商抑 勒;三为设立公栈,茶货不单独而是集中和外商议价,变由洋商为“ 由吾操纵”;四曰暂减厘捐,印度茶叶便宜,是因为税轻。这也是清 朝政府关于我国茶业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和怎样改革的早期文献之一。 洋务派对茶业改革的关注,也以张之洞为例。1898年,张之洞在 《饬江汉关税务司设立厂所整顿茶务札》中,对其振兴茶业的观点, 表述得也很清楚。他说,要整顿茶务,挽回茶利,关键是要抓住“栽 种必明化学,焙制又须机器”这两点。要做到这两点,“非合各富商 之力,纠股设厂,延请洋人督率教导”。这一点,张之洞把茶业的“ 洋务”,实际变成了“洋人之务”。他对江汉关税司的穆和德十分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